次日,周知州派衙役來通知何志遠,有十位客商在官衙對投資合辦水泥作坊感興趣。m.zjmqc.聽說公子今天來羅泉莊,周知州特地請他去衙門洽談合作事宜。
一個月前沂州衙門那邊就貼出告示,通告了明年修路,合辦水泥作坊的相關事宜。
告示貼出去很長時間,沒有一個商人前去衙門諮詢,原來這些商人覺得出資方佔六成股,提供配方就佔了四成股,這條件太苛刻了,沒有一個願意投資的。結果搞的衙門非常尷尬,周大人也覺得這條件太苛刻,不可能有商人願意投資。
趙玉河是一位建築包工頭,他聽說了合股創辦水泥作坊的訊息後,動起了心思。
幾個月前他在莒州何家鎮包了幾棟房屋的建設,他作用過水泥,也親眼見過水泥路。知道水泥作為建築凝膠效果要比糯米三合土的效果好太多,而且成本僅為糯米三合土的三分之一不到。
以他多年的建築經驗,他意識到水泥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為此他專門去水泥作坊暗暗觀察過,雖說不可能搞清楚水泥的配方,但也清楚了水泥的原料都非常普通,成本很應該很低廉,這其中的利潤大的驚人,而且以後的需求必須也大的驚人。於是趙老闆毫不猶豫的去沂州衙門報名了。
趙老闆一位商界的朋友聽聞此事,找到趙老闆打聽投資水泥作坊的事情,趙玉河告訴他“鄭老闆,我告訴你投資水泥作坊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你放心的投資就行。”
鄭老闆不放心的問“可何家一兩銀子不投,只憑配方就佔四成的股,你不覺得虧嗎?水泥能有多大的利潤,能保證穩賺不賠?”
趙老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後壓低聲音神秘的說道“鄭老闆咱們是多年的朋友,我才告訴你。今年秋天我在何家鎮攬了一個工程,我才瞭解到水泥的好處,在何家鎮每百斤水泥賣三十文,後來供不應求,一直上漲到四十文。可你知道一百斤水泥的成本才多少?”
“多少?”鄭老闆聽聞此言,立即來興趣。
趙老闆繼續神秘的說道“大約十文!每百斤有三十文的利潤。這就是三倍的利潤啊!你說賺不賺錢!而且這水泥比糯米三合土作為建築凝膠材料那可是強了許多,即使百斤五十文,那也只有糯米三合土的三分之一,以後市場大著呢。有這麼好的機會不趁機賺一把還等什麼!”
“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鄭老闆疑惑道。
“我在何家鎮包工時,親自跑到水泥作坊外面看過,又問了一些當地人才打聽到的。”
這到這話鄭老闆放心了。說道“果真如此,那我也辦一個作坊去。”
趙老闆催道“快去報名吧,聽說只辦十個作坊,這個訊息要是傳開了,就沒有你我的份了。”
兩位老闆報名的訊息,沒有幾天時間就傳遍了沂州城。這些精明的商人立即四處打聽,只過了半個月時間,這十個作坊的名額便報滿了。
何志遠來到沂州衙門後,在周大人的介紹下,與十位報名的合作商客套一番後,眾人便紛紛詢問建立水泥作坊的本關事宜。
“何公子,建一個水泥作坊到少需要多少銀子,要招多少工人?”
“何公子,水泥作坊需要哪些原料?”
“何公子,水泥作坊建在哪裡合適?”
“何公子,既然是合作,貴方是否派師傅來指導生產?”
何志遠雙手抬起向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接著說道“大家不要急,既然大家願意投資合作水泥作坊,眾位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我當然會毫無保留的把生產技術傳授給你們。不過你們只能利用此技術生產,不可再向外傳授。否則會面臨高額賠償,這些都要在契約裡寫明白。”
“我們計劃在沂州投資一萬五千兩銀子,在沂河沿岸建十個作坊,平均每個作坊投資一千五百兩銀子,需要工人一千五百人。”
“至於說投資多少,這個沒有確切的標準,你投資多產量就大,利潤也就越大。我想最少也要投一千兩銀子吧,工人最少也要一百人,這是最低要求不能再少了。”
“原料很普通,在沂州幾乎遍地都是,等我們簽了契約我就會告訴大家。水泥作坊最好是建在河邊,這樣可以利用水車的動力,否則只能使用畜力或人力,那樣成本就高了許多。”
何志遠講完後,趙玉河馬上問道“請問何公子,建一個一百人的水泥作坊,一個月能產多少斤水泥?”
“如果把水泥作坊建在河邊利用水車粉碎的話,一月可以生產兩百萬斤。半年就可以回本,而利用人力粉碎只能生產一百萬斤,一年才能回來。所以我們建議建在沂河邊上。”何志遠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