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盛仔細品讀著這首《柳飛絮》,很明顯這首詩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後兩句,前兩句只是烘托而已。從後兩句中,雖說有“春風拂柳千枝綠”的暖暖春意,但從“輕絮紛飛在何方”一句中能讀出作者淡淡傷感和擔憂。
是以,梁文盛說道:“周小姐這首哀婉悽美的七言,很巧妙的把自己的名嵌入詩句中,周小姐想表達的是最後一句吧?不知小姐在尋找什麼?”
“我寫這首小詩是表達一個遠方親人的思念而已,讓大家見笑了。”周拂柳淺淺一笑,並沒有確切回答梁文盛。她心中在想,他要是能看到這幅畫,再看到這首詩,一定知道我在找他。
此時,何志遠心中完全明白周拂柳心中所想,於是提議道:“拂柳姐不如再畫一幅畫題上這首小詩送給梁大人如何?”
何志遠第一次在眾人面前稱呼的如此親密,周拂柳臉上一紅。周緒海在一邊趕緊解釋:“我已經答應小女嫁給何公子,不日就要定婚,以後我們兩家就是親家了。”
“哦?這可是件喜事。等結婚時,本官一定要去討杯喜酒。”梁文盛說道。
其實何志遠故意這樣說,是想告訴孫宏原他和周拂柳的關係。周拂柳當然也明白何志遠的意思,為了找到這個不省心的前世兒子,他們兩個也是拼了。
是以,周拂柳對梁大人說:“不知大人是否能賞臉?”
梁文盛當然願意了,於是命書童準備筆墨紙硯,當即在梁文盛的書房畫了一幅筆墨畫,並題上這道七言絕句。
之後,他們一行四人辭別梁大人,回何家村不提。
梁月松早就聽秦寶說何志遠他們一行四人來拜訪父親,秦寶還神秘兮兮告訴梁月松,這四人中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娘子。梁月松頓時來了興趣,他停下碼字。和秦寶一起悄悄的到後堂客廳,從門縫中偷偷看那位漂亮的小姐姐。
這一看不要緊,梁月松被她的容貌吸引,再也不離開。直到秦寶再三催促才悻悻離去。畢竟梁月松家教甚嚴,真正的梁月松是不會如此浮浪的。只是現在梁月松是兩個靈魂一個軀體,所表現出的孟浪忤逆只是另一個靈魂而已。
等那漂亮的小姐姐一行四人離去,梁月松便勿勿來到父親的書房。毫不臉紅的對父親說:“今天來的那位小姐姐,啊不,那位小姐,長得真是標緻。”
“我給你在老家找韋家的小姐,相貌不亞於今天的周小姐。可你連看都不看!周小姐你就不要惦記了,她已許配給何公子了,不日就要定婚。”梁文盛看到兒子輕浮的樣子,生氣的說道。
“我又沒說要娶她。他許配不許配與我何干!你不是說讓她給你作畫嗎?畫呢?”
梁文盛一指書案:“都在桌上,自己看吧。周小姐真是多才多藝,不但是丹青妙手,還善詩詞。那首《柳飛絮》就是她的即興詩作。”梁文盛心想,太可惜了,我家的松兒與周小姐也是郎才女貌啊。
梁月松走到書桌前,首先看到那副梅花圖,立馬愣住了。這簡直就是汪士慎《梅花圖》翻版,只是所用的紙張略大一些而已。前世時,他看過許多名家的書畫作品,對這幅圖作太熟悉了。
難道是她?不會這麼巧吧?我們一家都穿越了?而且老爸和老媽在這世還是夫妻,而且還有一個比他們要大的兒子!這也太狗血了吧?儘管他已經知道何志遠就是他前世的父親,但從來沒想到那個漂亮的小姐姐是他前世的老媽!
梁月松的腦子裡有些凌亂,他努力使自己冷靜一下來。然後問父親:“這副畫作真是周小姐畫的?”
“這還能有假嗎?周小姐的畫作時而婉約靈動,時而瘦勁灑脫。你再看那幅《柳飛絮》,畫作清新秀雅,書法雋永娟秀,詩作哀婉悽美,放在整個大明朝也是上乘之作。”
梁月松讀了那首七言絕句,眼淚幾乎都要掉出來,幸虧他背對著父親,否則梁文盛一定能看出他的異樣。別人只能理解這首詩的表面意思,可對於梁月松來說,簡直就是一位母親對失散遊子的殷殷呼喚!其中深意唯有他能解!
“嗯,確實是一幅上乘之作。父親,這幅《柳飛絮》送給我吧。嗯,可惜沒有蓋圖章,有機會我請周小姐親自給蓋上印章,那樣就完美了。”梁月松對父親說道。
“你要是喜歡就拿去。不過你可不能對周小姐再有什麼想法。”梁文盛提醒道。
梁月松心想,這都是些什麼呀,既然知道他就是前世的母親,我怎會再有此想法。我總不能與老爹爭搶老媽吧!這不是亂&倫嗎?
不過他口中卻說道:“我能對她有什麼想法,我只是欣賞她的畫作而已,就像你喜歡她的畫作一樣。”
何志遠一行來到城內的大街上,此時正值中秋節前夕,街上行人多起來了,小商小販,各色店鋪的買賣自然也比平時好了許多。
自古以來,中秋節是除了春節以外的第二節日。
明代百姓對中秋節賦於更多的寓意,除了象徵團圓美滿這一寓意之外,因為傳說月宮中有桂花樹,對讀書人來說,還寄託著月宮折桂的美好願望。秋天是收穫成熟的季節,所以古人還賦於了中秋節孕育繁殖的寓意,所以很多婦女在中秋節這天要去寺廟焚香祭拜觀音菩薩,祈求早生貴子,多子多福。而民間的手藝人還創造出了各種嬰兒玩偶,到大街或寺廟售賣。還有商家印刷有菩薩像的圖畫,叫做“月光紙”。在中秋前,百姓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買上一張月光紙,在當晚擺上像徵團圓平安的蘋果,再把西瓜切成蓮花狀,放在菩薩像前祭拜。
中秋節自然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普通百姓家,只是自已在家制作月餅。而有錢人家,是去商家購買各色月餅。何志遠他們一行早在去拜見梁大人之前就買好了上等月餅送去。現在回村之前自然還要採購一番。
走在大街上,何志遠偷偷問周拂柳:“今天你那首七言詩,是誰的作品?我怎麼沒有聽說過?怎麼那麼巧妙的把拂柳兩字嵌入詩中,毫無痕跡?”
“就你那詩詞水平,揚州八怪的詩你都不知道。其他更不用說了。”周拂柳白了他一眼說道:“我告訴你,這是明代才女周拂柳的詩。”
說完,氣哼哼的周拂柳快步向前走去。
“啊?真是你作的?”何志遠喃喃的說道:“想不到這位小姐姐還有這才情。像我這種廢柴,想做個文抄公都沒資格。”
中秋節當天,秋高氣爽,溫度適宜,晚上月朗星稀,涼風習習,正是拜月賞月的好時機。
明朝時已經有“女子拜月男不拜”習俗。何周兩家現在即將成為親家,所以當晚的拜月賞月兩家人合在一起,在府前的花園裡,點上燈籠,擺上香案,置辦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女人們在兩家母的帶領下焚香拜月,男人們在一起飲酒賞月。
兩家人雖說都家口不多,但也顯得其樂融融,愛意暖暖。
何志遠看著東邊漸漸升起的一輪滿月,心底卻泛起一陣悲涼與思念。他們一家來到這個空間已經有八個月了,這八個月來,發生了許多事,這個小村子在他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好,百姓生活安康富足。自已這一世的父母也因為他而改變了命運,生活也越來越舒心。
但另一個空間的父母呢?這個中秋節一定過得不好,一家人的突然離世,兩家四位老人能受得了這種打擊嗎?他們以後的生活會怎樣?但願他們能從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慘遭遇中走出來。可是現在他無法再回到另一個時空。要是有可能,他真想去告訴四位老人,他們一家在另一個時間仍然活著,並且活得更好。
可這種想法是沒有可能的,既然穿越到了五百年前的時空,再回去是不可能了。唯有像周拂柳說的珍惜眼前人,做好當前事,不再抑鬱寡歡,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