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人聽到此處大喜,他既然說是利器,那一定就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好東西。於是便問:“是什麼利器?”
“壓水井。這種壓水井可以用於田間地頭,最適合州城南北的平原地帶。我可以畫一張圖紙,讓工匠照圖紙鑄造。”
“還有,你說貝殼與動物骨頭也可以當作肥料?”梁文盛問。
“正是,貝殼與骨頭中含有磷鉀,這兩種元素都是植物生長需要養料。”何志遠回答道。
“這些知識都是科學中所講述的知識?”
“正是。大人,學生建議在州城郊外官田中找出幾十畝土壤肥沃,澆水方便的土地,建立一片試驗田,招募有經驗的老農在此試驗育種。有好的成果後,可在全州乃至全府推廣。這也是造福百姓善舉,等試驗成功也是大人的政績。”
“嗯,此舉甚佳。待本官商議後再定奪。”
辭別梁大人後,何志遠再次來到戶房辦理了梁大人所賜宅院的房契。隨後與徐堂義馬五兩人匯合,看天色還早就在城內閒逛。
三人正在街上走著,何志遠聽見人群中有兩個人在議論。
路人甲:“《射鵰英雄傳》這本書太好看了。”
路人乙:“是啊,與現在流行的小說大不一樣,太吸引人了。”
路人甲:“就是不知道第六冊什麼時候能買到,這都十幾天了還沒有動靜,這不是急死人嗎?”
何志遠聽到這裡很是驚奇,《射鵰英雄傳》?明朝也有《射鵰英雄傳》?不會是重名吧?
何志遠停下來問他們:“兩位兄臺,你們剛才說的《射鵰英雄傳》講得是什麼故事?”
“小兄弟想必沒看過吧?這本書講的是南宋年間郭靜與黃蓉的俠義故事。很值得一讀。”
何志遠聽他們一說,心裡猛然一震,旋即就想明白了,這一定是那個小子寫的!隨即便問:“這書哪裡有賣的?”
“衙門北街上的賢集書店,快去買吧。去晚了可就賣完了。”
何志遠謝過兩位路人,三人便打馬直奔賢集書店而去。
到了書店,還沒有進門,便看見店裡顧客頗多,至少有五六個人在裡面買書。三人走進店裡,小小的店面立即顯得擁擠了許多。
店家見有新顧客進門便對那幾個人說:“各位,下冊最多十天就能賣了,各位再等十天,我們已經在催二月松先生了。”
原來這五六個人是來催更的。他們見確實還沒有新書,也不好再催只好悻悻離去。
店家送走他們之後,轉而對何志遠他們說:“三位也是來買《射鵰英雄傳》的吧?”
“猜得不錯,你是怎麼猜到的?難道這本書就這麼暢銷?”何志遠反問?
“是啊,這半個月來,別的書幾乎就沒怎麼賣過,都是來買這部書的。本店是這部書的獨家合作商,其他書店都沒有。給三位也來一套?”店家自豪地說。
“不,我要兩套。”何志遠說道,隨即又問店家:“店家可否引見這本書的作者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