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逸邦也不打算什麼都不做,作為統領一個集團軍的軍團長,同時也是一個大城的城主,劉逸邦有著非常敏銳的目光。
他看出唐錚想要擴張,但是北域地區,是有些天然的劣勢的。
向北,最遠也就能夠到通天江的邊上,過江就是大寮的地界了,擴張不過去。
東北是孤雲山區,也是無法擴張。
向東就是河州了,河州有兩條大河穿城而過,主要的橋樑都在市區內,作為天然屏障阻斷了自己的涇河與逐光城的直接接觸。
所以唐錚也無法擴張到這一邊來,甚至自己想過去也過不去,只能派出部隊,一點點的去啃河州這個硬骨頭。
向西,是漠北省的無盡沙漠,想想唐錚暫時肯定是不會過去的,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所以唐錚想要擴張的夠大,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南。
鳳城、秦州,這兩個人口大市,有著無限的資源和可能。
劉逸邦思考了很久,做出了決定。
既然不想讓唐錚擴張下去,那麼就要將其打壓下去。
有公主殿下關注這件事,直接打壓肯定是不行的,那他就打壓唐錚未來的發展空間,讓他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大的規模。
至少在自己打通河州之前,唐錚絕對不能繼續發展壯大下去了,就讓他在北域那一畝三分地蹦躂吧。
想要向南走,那是絕對不行的。
等到打通河州之後,自己的勢力直接擴張到了北域,唐錚也就可以宣佈下課了。
一直在佈置進行的秦州和鳳城攻略,可以開始提前進行了。
看到這種圈地有效之後,唐錚就好像打了雞血。
這說明他目前的佔領區內,周邊的勢力並沒有反對的。
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北域這邊已經沒有能夠和唐錚抗衡的勢力,他又沒有侵犯到其他生存基地的利益,當然不會有人閒的慌去反對。
也許帝國會反對,但是目前第五集團軍遠在一千三百公里之外的涇河,中間還隔著河州這個繞不開的天然屏障,在拿下河州之前,帝國都干涉不到自己的行動。
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固然很大,但是這麼一塊一塊的圈下去,終究是有圈夠的時候。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面,唐錚就在不停的進行這種圈地運動。
連續三十個檢查站,就被唐錚建立了起來,城衛營的人數也在不斷的上漲。
一個檢查站十六個人,三十個就是480人,快要接近兩個連了。
還有其他的基地,也被唐錚派駐了城衛營的部隊。
十二基地裡面,大學城基地目前還有接近七萬的人口,其餘的基地都是兩萬到五萬之間。
大學城基地裡面,唐錚派駐了一個滿編連,其餘基地都是一個排。
至於這些基地原有的一些部隊,則都是被唐錚就地遣散。
被遣散的一些人,向當地的內政部門請願,希望可以面見將軍,讓他們繼續當兵。
唐錚也沒有將事情做絕,給各個基地派遣了政務官以及治安官,然後挑選一些遣散的人員,但是當時的治安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