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多出來的十萬人,沒有人知道是什麼來頭,可能是擴軍了,但是田明飛卻沒有對任何人宣揚這件事。
一時間,四國同盟一百多萬的大軍,開始向著滴翠島方向緩緩而來。
雖然行軍的速度不算特別快,但是這種勻速的前行,更能保證行軍的安全。
吃過一次虧,這一次他們是打定了主意,一切求穩,堅決不給逐光軍第二次偷襲的機會,只要能夠推進到滴翠島岸邊,這一百多萬的大軍,就是憑藉人堆,也能將滴翠島給啃下來。
百萬大軍逼近,滴翠島方面壓力倍增。
李無憂為了緩解滴翠島的壓力,開始派出皇家衛軍參戰。
皇家衛軍的副軍團長劉逸邦,帶領三十萬大軍,試圖進攻海衛城。
而三國同盟這邊,對於李無憂的行動也是早有防備。
他們在海衛城到東嶽省這一線,一個叫做嘉陵山區的地帶,也佈置了十幾萬的守軍。
嘉陵山區是遠京前往海衛城的必經之路,原本這裡的公路是通隧道的,但是如今隧道都被炸燬了,皇家衛軍只能穿越山區作戰,而這裡早就被大衍的守軍佔領。
當皇家衛軍到來的時候,嘉陵山區戰鬥打響了。
雙方在山間丘陵地帶遭遇,並且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彼此都各自動用了大炮、坦克、戰鬥機等武器參與了戰鬥,四十萬大軍在這片區域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激戰。
皇家衛軍是獨立於漢月十大集團軍之外的部隊,如果放在古時候,可以被稱作禁衛軍。
在漢月建國初期,皇家衛軍確實曾經打出過赫赫威名,戰鬥力是很強的。
可是漢月建國數百年,皇家衛軍再也沒有參加過大的戰役,得到鍛鍊的機會並不多,基本都是搞一些軍事演習一類的。
這一次真刀真槍的開戰,皇家衛軍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
缺乏實戰經驗,隊伍配合不默契,官兵戰鬥意志也不夠強,甚至有些看似不錯的新兵,還會有畏戰的情緒。
明明數量佔據優勢,武器裝備也絲毫不差,但是面對多國部隊的時候,竟然絲毫佔據不到上風。
如果不是劉逸邦的第五集團軍舊部經歷過鐵血洗禮,多次力挽狂瀾,恐怕皇家衛軍還要打一個大敗仗。
一個陣地、一個山頭,往往都要經過反覆的爭奪拉鋸,戰鬥進行的激烈而又殘酷。
皇家衛軍遲遲不能在嘉陵山區取得突破,也就無法阻止多國部隊的南下。
李無憂想增兵,但是她手下的部隊也只有五十萬人,而且嘉陵山區戰鬥爆發後,田明飛那邊的一個集團軍,也已經靠近了遠京邊境,這逼的她不得不派出部隊防禦,也就再也沒能力去增援前線了。
就這樣,北路八十萬大軍,西路三十萬大軍,齊頭並進,緩步的向著滴翠島方向前進。
國內外的媒體,也都將目光投向了這裡。
在他們看來,這一戰就是決定漢月命運歸屬的一戰。
如果唐錚敗亡,李無憂獨木難支,也必定步上後塵,那個時候,漢月就將真正的成為歷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