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細雨紛紛。
方十里合上劍典,緩緩自御靈泉中站起身來,身上的浸溼的泉水剎那間就自身上又落回御靈泉中,不沾半點潮溼。
這御靈泉中氤氳的,並非是水,而是靈。
一步步走到岸上,方十里眸子溫潤,但是看向遠處山巒卻帶著一絲決然。
此去,非生既死。
……
劍泉在洞御峰和洞清峰之間的白雲澗之中,乃是許多築基弟子心中的聖地。
劍泉本來不在此地,昔日劍閣的一位太上長老以莫大法力將劍泉自劍閣蕩劍山的舊址搬運來此地,放置於自己的洞清峰腳下,這才有瞭如今的劍泉。
至於那蕩劍山中的劍泉是何來歷?這恐怕沒有人說得清楚,傳聞自劍閣第一代祖師建立劍閣之時劍泉便穩穩地矗立在蕩劍山之中,到現在已然不止十萬年。
方十里緩緩自山巒小路上往下行走,一路濛濛細雨將路邊的青草和樹木染得更加蔥翠。
細雨將他的衣衫微微打溼,此刻他髮絲灰白,被微風吹得有些散亂。一縷縷髮絲在額間拂動,雨水順著髮絲自上朝下慢慢滑落,方十里有些激盪的內心緩緩收斂,變得再無波瀾。
終於走下了洞御峰,這是方十里第一次在劍閣中行走。
劍泉就在洞御峰往東約莫十一二里處,方十里腳步不慢,不過半個時辰,便來到了白雲澗所在。
正是立春時節,萬物復甦,路上到處是生機煥發,方十里邊走邊看,將萬物天地都盡數收入腦海,一雙眼睛中的光芒越來越盛。
方十里知道劍泉所在,一路前行,路上並未看見任何其他弟子。蜀道內多是山路,劍閣的內峰幾乎都是聳立在山巒之上,此時山野之中寂靜無比,唯聽得不遠處有鳥兒清啼,婉轉悠揚。
方十里趕到白雲澗時,細雨終於止歇,太陽仍然沒有出現,但是天邊的白雲已然微微發出白亮的光,照在人身上頗為愜意。
山澗中,霧氣朦朧,神識都無法潛行寸許,好似天上白雲倒卷,故以白雲澗得名。
面前霧氣卷舒,方十里腳步一頓。
通往白雲澗的兩側山崖上,密密麻麻地坐滿了修者。
這些人俱是閉目不言,外相不顯,卻氣象萬千。
方十里面色不變,緩緩向前行走。
剎那間,一柄藍玉色的小劍劃破真空,停留在方十里面前三丈之處,有靈輝噴吐,隨後化作一個小小的藍玉色的帖子。
“稽仙峰,張靈渚,向方師兄拜劍帖。半月後,願與洞御峰峰主分高下。”
山崖上數百名修者中的一個開口,這是一個相貌雋秀的少年,眉眼狹長,此刻眼神淡漠,他身上的修為,赫然已經是築基中期。
方十里見此劍帖,腳步不停,依舊不急不緩地向前方行走。
“雷珠峰,連定,向方師兄拜帖。”
再次一道虹光劃落,這是一箇中年人,雖然只是築基初期,但是一身氣勢混凝無比,眼中鋒銳之氣要刺破人的心靈。
“魁山峰,師寒離,向方師兄拜帖。”
這是一個女子,相貌平凡,修為幾乎要突破築基中期的凝滯,達到築基後期。
“藏玉峰,白子騫,拜帖。”
“九清峰,李晚,向方師兄拜帖。“
“太子峰,賈文光,拜帖。”
一時間白雲澗中無數道光華肆意飛舞,在方十里面前化作數百道光芒斂去的劍帖,於雲氣中上下浮沉。
內閣弟子兩萬餘,但是有七成都在外遊歷,兩成在閉關,在外活動的恐怕不過一兩千人。而如今在白雲澗的已然超過五百人,可想而知劍泉在劍閣弟子心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