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還沒開口,一旁的太子卻道:“皇侄這一年來東征西討,著實辛苦了…”說著長嘆一口氣,“是本宮無用,如今朝廷烽煙四起,多事之秋,皇侄雖為武王,但也僅僅只有15歲而已,卻要四處征戰,到處救火,令我等慚愧吶……”
太子話音一落,滿朝文武皆跪倒大呼:“臣等有罪……”
裝,接著裝……趙明心中冷冷地看著太子演戲,政治高手果然都是好演員。
心中雖這麼想,可趙明嘴上卻虎頭虎腦說道:“那有什麼,孩兒身為武王,自當以武護國,只恨殺得少了,這些宵小還在我大燕河山之內肆虐……”
趙明此時可是純粹本色演出,他性格之中本身就有前任王世子的那份虎勁兒,此刻的樣子活脫脫就是一個傻頭傻腦的虎將,動不動就要殺來殺去。
“來來來,給皇爺爺說說這一年來你的戰績。”太子趙翌慈眉善目,霎時間令趙明忽然感到這不是一個天子,而是一個爺爺在與孫兒說話,令趙明有些恍惚,分不清這是真還是假。
當下,趙明也不猶豫,口沫橫飛把這一年的戰績說了一遍,不止說了戰績,連戰鬥過程都一點點慢慢說了出來,只不過隱藏了自己的事情,只說隴西國傅范增十分有能力,靠著他一直出謀劃策才打了這麼多勝戰。
故事很長,趙明是真的口沫橫飛在說,聲音又大,每次開口必有無數口水噴出,說道精彩處眉飛色舞,端的是名好演員啊。
好不容易說完了,趙明舔舔乾裂的嘴唇,口水至少噴出去半斤。滿朝文武大鬆一口氣,誰他娘有時間在這聽你鬼扯講故事。
能從頭到尾開開心心聽完的恐怕只有天子趙翌了吧。老頭一邊聽一邊笑,活脫脫就是一個為孫子有本事而高興的爺爺。
趙明剛說完,天子趙翌就讚道:“好,好…聽聽,我大燕朝的小武王這一年立了多大功勞,來人,頒旨,賞……”
黃金萬兩,糧草百萬石,布匹絲綢……
時隔一年,這一次的賞賜與一年前幾乎一模一樣,趙明喜不自勝,趕緊跪下“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響頭,一副流著口水的樣子說道:“皇爺爺真大方,您可不知道,孫兒最近可是為錢愁壞了……”
天子趙翌卻有些奇怪,又問道:“好孩子,去年的錢糧還不夠用嗎?”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眉頭大皺:這陛下什麼意思?給零花錢嗎?
“哎呀,皇爺爺您可不知道啊,”趙明大嘴一張,又叫道:“這一年來,孫兒戰是打了不少,可損失也是極為慘重,隴西軍三萬兒郎幾乎折了個乾淨,孩兒手下的騎兵人馬都換了快兩批了,孫兒雖有些繳獲的戰馬,但騎兵可不是騎上馬就能打戰的,眼下又是用兵之際,哪有什麼時間訓練成軍,孫兒也是無奈之下,重金才招募到一些羌胡之人為孫兒作戰,皇爺爺去年的賞賜,糧草倒還不缺,錢貨早已花個精光,孩兒最近左思右想,準備建立一支五百人的重騎兵,就是缺錢吶……”
老皇帝心疼得看著趙明說完,才說道:“傳旨,再賞黃金萬兩,開武庫,朕知道朝廷有些重騎兵的衣甲,給武王任選五百套,為朝廷打戰,如何能用自己的錢?”
……無言了,文武百官徹底無言了,確實是為朝廷打戰,可那兵馬卻是隴西私軍,不花自己的錢花誰的?重騎兵組建好了難道是朝廷的兵馬?那也是隴西武王私軍啊,老皇帝你這寵孫子不是這麼寵的。
趙明牙都笑飛了,君無戲言,這一開口誰也別想拉回來,“咚咚咚”這次連磕九個頭,值!
文武百官這次可沒勸老皇帝,記得去年一開口勸,老皇帝直接拂袖而走,都知道皇帝的尿性,收不回來了,還好,咱們大燕朝底子厚,老皇帝一輩子都沒怎麼敗過,讓他敗敗吧。
說了半個時辰武王的事情,天子趙翌這才轉頭看向還跪著的宋江、吳用二人,緩緩說道:“宋江?”
“草民在。”
“朕的孫兒武王上表,說你梁山之人頗有報國之志,你宋江也是極有才能之人?”
“草民不敢當得武王大人誇獎,只是草民等人雖落草為寇,但也是為生活所迫,我等雖山野之人,卻也無時無刻不思保國衛家,只要朝廷一聲號令,草民願率梁山眾將北上抗胡,馬革裹屍,以報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