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喬此言一出,堂上霎時亂了,有人竊竊私語,有人震驚不已,有人大喜,有人疑惑。
“你如何知道此事?訊息可真否?”馬謖一臉驚喜,卻又不敢確認。
“訊息確實,有人證在此。”
“人證?”
“是,馬參軍請看!”諸葛喬手指身邊的張白,“這位就是今日我請來的貴客,張溫張惠恕的親弟弟,張白張恩培。”
張白聞言大囧,臉都紅了。此時堂上一片嗡嗡之聲,不少人顯出恍然大悟之色,都死死盯著張白,來回打量。
諸葛喬則看著張白,一臉鼓勵的樣子。
這個諸葛伯松,實在是壞事。
上面那諸葛亮是假貨呀!他本來還想躲在暗中,多觀察觀察的,沒想到突然之間,這就暴露了。
他環顧四周,到處是神情複雜的眼光,有的期待、有的緊張、有的猜疑、有的嘲笑,甚至有人的神情讓人難以言表。
只有諸葛亮繃著一張撲克臉,陰晴不定。
這不能退縮了,不然顏面何存,他引入西域力量,打通南路絲綢之路的計劃,決不能被阻在這個酒桌上。
張白定了定神,向諸葛喬和鄧良狠狠地各白了一眼。然後笑容燦爛地大聲道:“晚生張白,吳郡張氏嫡幼子,草字恩培,今日唐突赴宴,請丞相和各位大人見諒。”
他年紀幼小,卻言語守禮,立時便有些人點頭默默稱許。
諸葛亮作為主人,這次不得不出聲了:“原來是張氏子弟,那麼你是來成都見長兄的,是吧?”
“回丞相,正是如此。”
諸葛亮聞言笑笑看著張白,張白此時也抬起眼皮來,兩人霎時四目相對。
一股極度的緊張感在兩人之間瀰漫開來。
空氣裡似乎有雷霆閃過,猶如烏雲壓城,電光四射,催人性命。
可大堂中,其他人並沒有這感覺。
其中一個長者模樣的人,第一個問道:“恩培年紀輕輕,便已經有表字了嗎?似乎不合禮數。”
“回大人,晚生六歲離家,遠赴西域遊學,因為路途遙遠不知何日方歸故鄉,所以臨行之前,才由長兄提前賜了表字。”
那長者臉色釋然,點頭不再言語。
“那麼,你只是剛從西域歸來嗎?如何便知道了東面吳國的訊息?”問這話的,是馬謖。
“回馬參軍,晚生到成都前曾獲家書,說是家兄與鄧芝將軍已然啟程同赴蜀國,謂晚生在成都等候,一道還鄉。”
“原來如此!”堂上眾人都覺得這個故事十分可信,大都展顏微笑,相互議論。說張溫既然成行又是鄧芝陪同,應該是結盟之事已成。
若不然,孫權只需要回覆拒絕即可,何必派遣使者與鄧芝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