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他已經等很久了。
自從離開白沙瓦,已經一年多了,不是行軍就是練兵,所在都是荒涼之地。雖然他是個軍中的孤兒,早已習慣這樣的漂泊,但是他渴望一場正經的戰鬥,那會讓他覺得自己真正地活著。
“全軍聽令,騎射!”劉寧手裡高舉著鐵矛,大聲命令道,然後一馬當先向叛軍衝去。
騎兵同時吶喊起來,跟著劉寧衝鋒。
高定軍也已經發現背後來了蜀軍,驚慌中轉過身來,亂哄哄舉起武器抵抗,甚至有人開始逃跑。
高定立刻命令整肅軍隊,停止進攻浮橋,後軍轉為前軍,長矛兵站在前面,準備抵擋騎兵衝擊。
然而,劉寧並沒有直接衝鋒。
他縱馬賓士到離敵人差不多一箭之地時,把鐵矛橫在馬上,摘下弓箭,趁著馬匹衝刺的速度,一箭射出。
這是拋射,不用特意瞄準。
放箭後,他馬頭微撥,直跑變為斜跑,最後跑了一個圓圈,離開了叛軍正面。
在這個過程中,他又射出兩箭。
跟在他身後的騎兵,也是相同的戰法,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
一陣連續的箭雨,不斷地落入高定軍中。
叛軍的裝備不如蜀軍,很多人連甲冑都沒有。這場箭雨當場射倒了不少人。
而且他們發現,對方騎兵的箭矢,射程很遠,加上其人馬甲冑齊備,己方的弓箭根本傷不到他們。
劉寧不依不饒,繼續率領騎兵圍著叛軍奔跑,不斷地用箭拋射敵陣。
高定從來沒見到過這種打法,他發現這股騎兵大多數都能夠站在馬上放箭,放出的箭又快又遠,他覺得十分奇怪,這些人難道是長在馬上的?怎麼能站在馬背上作戰呢?
他忽然想到一個答案,匈奴人。
據說匈奴和鮮卑兩族,就能夠這樣騎在馬背上射箭。難道蜀國還有匈奴人幫忙?
他心裡著慌,又焦急萬分,情急之下命令士兵向前衝鋒,亂哄哄向騎兵猛撲過去。
見到叛軍動向,劉寧不禁笑了,當即命令左右搖旗,指揮騎兵向後退走。
這些騎兵是他親手訓練的,不用旗號也知道該怎麼做,整支部隊進退自如。不但輕鬆遠離了步兵的突擊,還邊跑邊回射,又射倒了不少叛軍。
這個戰法類似後世契丹人、蒙古人的戰法。這是張白曾經向劉寧說過,並且兩人一起試驗過的。
為了實現這個戰法,劉寧花了很大的力氣訓練過。今日終於有機會使用,一試之下,果然威力驚人。
不但殺傷了大量敵人,更重要的是自身的損失非常小,至今零傷亡。
高定的部隊都是步兵,兩條腿眼看追不上四條腿的,還不斷地被射死射傷,便不願意追擊了。
然而,他們身後還有不知情計程車兵,還在按照命令向前跑。
前面的人不想跑,後面的卻往前推搡,部隊頓時大亂。
關興和諸葛喬看到援軍到來,一開始是驚喜,後來看到這夥騎兵的戰法新奇,又覺得驚訝。
直到最後,見他們把高定的軍隊耍得團團轉,這回變成了震驚。
諸葛喬久隨孔明,見聞更廣,他猛然感覺到,這夥騎兵的戰法,有點像匈奴和鮮卑這些草原民族的戰法。
可是,仔細觀察,細節上又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