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峻出身大族,是大名鼎鼎的周公瑾周瑜的侄子。他早年亡父,被周瑜收留,周瑜死後,便被家族送去了崑崙山。
在東王公府中,張白雖然是廢柴,但是世家子弟們卻沒有看不起他。因為在世家子弟看來,遠赴崑崙山求仙,是自身發展的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所以,一般來說,赴崑崙的世家子弟,大多數都是旁支或者庶出。
可偏偏張白不是,他雖然是家中幼子,但早年喪父,長兄張溫又才華橫溢、持家有道,張白已經不可能繼承主家。
然而不管怎麼說,張白的確是個明晃晃的嫡出,這是無人可以否認的。
再加上張白年紀幼小,又修仙無望,平時為人謙和禮讓,從來沒有嫡出的架子,因此特別受到東王公府中世家子弟的歡迎。
為了生存,張白當年製作鐘錶的手藝驚人。他曾經為當年的魯長老,也就是後來的羅馬皇帝亞歷山大,打造過一隻純金懷錶。
這引起周峻羨慕,也向張白訂購了一隻,還預付了定金。
給周峻的懷錶,錶盤使用了瑤玉,指標用了神樹三桑無枝樹的樹皮,花了他不少時間精工打磨。
可惜這懷錶只做了一半,張白就突遭劫難,也顧不上這件事了。
如今,這懷錶又被翻了出來,他怔怔地看了一會兒。
也不知道當年的這班兄弟,後來怎樣了。那撥人裡,領頭的陳佐陳玄吉,曾經拉攏他一起回中原辦大事;自己還欠著周峻這一隻懷錶。
想著想著,他忽然想起,如果去周家找周峻,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不在家?還在修仙?告發自己?或者直接下圈套抓捕?還是能繼續成為朋友?
想到這兒,張白決定把這隻表做完,也許有機會用上。
製作懷錶的技藝,張白沒有荒廢,可如今不是在東王公府,他沒有以前那麼多豐富的天材地寶,不過好在建木卻多的是。
再加上,張白的修為已經天翻地覆,早已不是當年的廢柴少年。
只半個晚上,這隻懷錶便給修好了,他心想著,如果遇到周峻還可以問他討回尾款,如果周峻不要了也可以,他就當獎勵送給諸葛亮。
張白一覺醒來,天色已晚。他想上街問路,便叫上土蚤,用銀幣向店家換了點當地貨幣,兩人便興沖沖上街溜達去了。
吳郡繁華,街上各種吃的玩的,應有盡有。張白隨著人群到處晃,一會兒吃點小吃,一會兒買件衣裳。
到了夜色昏暗之時,兩人已經吃得飽飽的,還每人換了一套衣服,都是當地的綾羅綢緞。土蚤從沒見過江南盛景,兩眼瞪大,看個不停。
這會兒,見天色不早,張白這才想起正茬。
差點忘了問張家府邸在哪兒。
他趕緊沿路打聽,一問之下,立刻就找到了方位,張府就在這個郡城。
得了張府方位,張白並沒有急著去,世家大族的門,哪是那麼好進的,必須做好各種準備才行。
要說身上的行頭,今日逛街已經置辦好了,缺的就是一張拜帖和一輛車駕。
他又四處打聽了一下,拜帖好辦,集市之中就有賣字畫的,張白請人用專門的紙寫了一張。這拜帖就是名片,此時叫做名刺,是去大戶人家登門造訪的必備之物。
車駕卻有點麻煩,這江南其他好說,買馬是個難事。張白問來問去也買不到合意的,最後也只好花錢僱傭了一輛牛車。
“稍微寒酸了點,但願那家人,不是見錢眼開、趨炎附勢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