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溫的回答,張白假裝同意道:“小弟也是此意,吳主何必一面派遣兄長,千里迢迢來蜀國前來結盟,一面同樣千里迢迢派刺客來破壞呢?因此,除了魏國,小弟也想不出其他人有這樣的動機了。”
張溫感嘆點頭,“三弟年輕,見識卻好,此番出使回國,我當向吳主孫權保舉孝廉,讓你先做個郎官如何?”
張白聞言面露難色,“這...”
“我明白,你受諸葛丞相器重,這難能可貴。你已經對我說過,想留在蜀國的意思。可是我擔心蜀國國力弱小,連蜀國名士都有人提過,所謂‘當塗高者,魏也’。而若在吳郡,以張氏的勢力,必然可保你前程。”
“大哥過慮了,且不說塗高二字頗有爭議。畢竟蜀國雖弱,卻是漢室正朔,如今式微正是雪裡送炭之時。”
“吳國雖強,但孫權此人疑心太重,必不願吳郡勢力坐大。兄長年長,可還記得名士沈友和盛憲嗎?孫權這輩子也是殺過名士的,而且被殺的恰巧都和吳郡有關。沈友就是吳郡人,盛憲更是吳郡太守。”
這番話聽得張溫面紅心跳、滿臉驚愕,他心裡不願贊同,可又隱隱覺得頗有道理。
“你這個孩子,不是遠在西域嗎?怎麼知道那麼多吳國的事?”
“還能為什麼?我當然是想回來的,所以老是打聽吳國的事,子曰:‘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是而已!”
“此話有理!”張溫這時,更認為張白是可造之材,起了一定要把他帶回吳國的心思。
“既如此,那還是先回吳地省親,再來蜀國吧!”他想著,先讓張白回家,然後自有辦法留下他。
“好,不過我自行回家即可,不瞞兄長說,我想幫助諸葛丞相完成一件事,欲晚一些時日歸鄉,這樣對諸葛丞相也好有個交待。”
張白很清楚,按照記載,張溫一回吳國就會被派去豫章郡,跟隨部隊出戰。到九月就會被牽連坐牢。
如果時間線還沒有被徹底打亂的話,那麼只要自己晚一點到達吳郡,就不可能被張溫挽留住。
兄弟兩人,一時間各懷心事,張溫當然無法預判將來的事,想著這麼辦也好,確實對於諸葛亮,甚至整個諸葛家族來說,都是個善意的交待,便答應下來了。
兩人商議的時候,諸葛亮正在呼呼大睡。他可不是張白這樣的修仙熬夜雙重高手,折騰一晚上累得不行了。
對於張氏兄弟的對話,他是一句也沒聽到。
直到午宴之前,諸葛亮這才醒來,正好趕上赴宴。
宴會上,張白第一次見到了劉禪,出乎他的意料,這位二世祖並非電影電視裡的傻小胖形象,反倒是有些仁慈寬厚的長者風範,見到張白年少,也完全沒有輕視,一樣地按照禮節交往。
會後,劉禪和諸葛亮、張溫、吳懿、秦宓等留了下來,看來是商議結盟的細節。
張白則被劉巴喊住了,兩人見禮後一同離宮。
路上,劉巴急不可耐地詢問張白道:“你的錢莊應該準備好了吧?什麼時候開張呢?”
張白笑道:“劉大人這是關心我的生意,還是關心我錢莊裡的銀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