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爾本人依然是帶頭衝鋒,他鐵矛所到之處,並無一合之敵。貴霜騎兵們緊緊跟在他身後,不斷地射箭和補刀,很快蠻族騎手這邊就開始奔潰了。
一陣衝殺之後,阿扎爾回頭看了看自己的隊伍。空馬很少,說明死傷輕微。
阿扎爾很滿意,他撥轉馬頭,帶領士兵再次突擊,這次是阿扎爾和手下的老兵們共同打頭陣,身後的新兵弓箭齊發,這一次衝鋒下來,再次對穿敵陣,蠻族騎手方面已有三四百傷亡了。
此時,北城門忽然開啟了。
一個方陣的禁軍重甲步兵出城,在城外列隊排成盾牆,靜靜等候,威脅著貴霜騎兵的側翼。阿扎爾一看陣勢就明白了,當即大聲命令,隊伍遠離城牆和步兵,不要去攻擊禁軍。
然而打發了性子的騎兵,有些人並沒有聽到阿扎爾的命令,已經向禁軍衝過去了。
這些人馬主要還是新兵們,他們沒注意到禁軍只是出城,並沒有離開城牆太遠。
城牆上的禁軍,則趁機向衝擊盾牆的騎兵射箭,很快就有騎兵開始中箭倒地了,等剩下的衝到了盾牆處,這一部人馬已經死傷過半。
一番衝鋒後,雙方各有損失,但是城牆上的弓箭愈加密集,那些騎兵漸漸頂不住便退了,路上又丟下了十幾具人馬屍體。
阿扎爾停下馬來,回身掃視戰場,見到地上有一面落地的軍旗,便策馬跑來,到地方後馬不停蹄,他單腿勾住馬背,全身縮入馬腹,奔跑中俯身撿起那面旗幟,然後又翻身坐上馬背,挺直身體大聲喊著:“全員看著旗幟,不要亂衝,跟我來!”
一聲吶喊,阿扎爾左手擎旗,右手單手執矛,衝向敵方騎手部隊。貴霜騎兵們見到了大旗,明白了進攻的方向。又看到主帥英勇,所有人士氣大振,齊聲吶喊中,跟著大旗再次衝入了敵陣。
沒半個時辰,遊牧騎手們已經潰不成軍了。
他們紛紛向北逃竄,阿扎爾率軍緊追不捨,邊追邊放箭。遊牧騎手作為整體雖然失敗,但是論個人身手,這些人還是相當可以的。見貴霜騎兵追得緊,立刻放起回馬箭,這是遊牧民族最拿手的馬上絕技。
如此,雙方你來我往,箭鏃交織,各有損傷,離白沙瓦北門越來越遠。
但是不管多遠,阿扎爾依然催動身邊的騎兵全力追擊,完全沒有停步的意思,他心裡明白,北面是水不深但寬闊的喀布林河,騎手不可能繞道也找不到橋樑,必須直接淌水過河。
騎兵入水,猶如猛虎入籠,速度和威力將瞬間全無。
半渡而擊,這樣的好機會決不能錯過。只要把這支部隊打垮,並將其殘餘驅逐至喀布林河以北,那麼來自北方的騎兵威脅,就徹底結束了。
若從軍事角度看,沒有了騎兵之後,塔哈的禁軍剩下的那些慢吞吞的步兵,實際上已經沒有攻擊力了,自己只需要考慮攻城戰術和糧食供給就行。
決心是不容更改的,他命令部隊,散開隊形包抄追擊,一定要把蠻族騎手趕進喀布林河。
......
城東,卡布利城門,一直緊閉著的城門緩緩開啟了,一名騎兵單騎進城。
他向南華等人提交了來自阿扎爾的勸降書,可當他得知接待自己的竟然是舊神遮羅摩,這勸降二字就再也說不出口了,只得表達了希望雙方團結的願望。
南華對政治其實並不喜歡,他當年發動黃巾軍起義,一來是一腔熱血,二來也是順應時勢而為。他並不在意是投降還是結盟,對阿扎爾也瞭解不多,所以他告知那個使者,讓他回去傳話,拿出具體結盟的方案再來,或者派出有決定權的人,過來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