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裡的空氣一下子緊張起來,一百多雙的眼晴都聚焦在梅子臉上。此刻梅子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亮了石洞內每個男人的一雙雙驚羨的眸子。大家貪婪地望著梅子絕美的五官:好漂亮的妹子!每個隊員的臉上綻放著被春風撫慰般的開心幸福的笑容。楊州自古就是產美女的地方。揚州:揚子江在身邊流淌,古運河穿城而過,瘦西湖千嬌百媚。加之民俗飲食恬淡,所以女子膚色多細膩,白皙而微紅,水靈靈、翠生生,彈指可破。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揚州名揚天下。下秀女,有姿色者盡皆入圍,百裡挑一。公元617年,隋煬帝到揚州看瓊花,攜後宮佳麗數千與之同行。煬帝在揚州被刺,隋朝滅,天下動亂。數千佳麗落戶揚州,嫁人生子,繁衍生息。是為揚州出美女之原因一二。揚州自唐朝以來,文化昌盛,市井繁華;琴臺舞榭,品竹彈絲,夜夜笙歌不息;四海之內,達官顯要、墨客騷人云集而來,藝界名媛、青樓名豔趨之若鶩。於是就有大的鹽商就打起了這樣的主意――從窮苦人家選一些女孩(花點錢就行,窮人家養不起,送人也是送,賣也實屬無奈,加上去買的人巧舌如簧並信誓旦旦地保證),要求五官端正、面板紅潤,用通俗話講就是美人坯子。買回來就花大價格請人培養其棋琴書畫,讓其氣質、文化、修養、技藝融為一體,仙氣、靈氣、巧氣集於一身。最後再賣到妓院(但這樣的女人通常是妓院的當家花旦,出場費很高,而且是賣藝不賣身的)。於是有了“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詩句,實際就去消費的、瀟灑的。這樣產生了諸多美女,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