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哭泣!紫金山在流淚!一寸山河一寸血,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因為掌權者的軟弱無能暗然失色。
12月12日,南京危城已成破城,中華門、中山門等多處陣地被突破,城外、只有紫金山主峰還在教導總隊手裡。駐守關下的第36師已奉調進城,準備與日軍進行巷戰。
凌晨2時許,唐生智的衛戍司令長官那裡,告急電話此起彼伏。唐生智雙眉緊鎖,身患痢疾的身軀更加消瘦了。他已迴天無力,蔣介石命令他撒退,他知道,他的部隊一走,南京既將變成屍山血海。他是軍人,保衛老百姓的安全是軍人的職責。可是,他不得不走,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他煩透了,只是大口大口地抽菸。突然,他把菸頭一扔:
“叫運輸司令。”
運輸司令周鰲山是唐生智的老部下,唐生智在湖南主事時,周鰲山任過:教育廳長,長期在唐生智身邊做幕僚。聽到唐生智這時叫他,心裡早明白了幾分,唐司令長官恐怕要準備向江北撤退了。
“南京的局面已經如此,你的運輸準備如何?”唐生智的心思果然讓他給猜中了。
“我當盡一切力量滿足需要。”周鰲山趕緊回答。
“我問的是你手上控制了多少運輸力量?”唐生智不滿周鰲山的回答。
周鰲山說:“江上可用的船隻,帆船有2000多隻,機輪有13條。合起來,一次運6000人不成問題。不過……”周鰲山說到這,停住話頭。
“說下去!”
“不過這些運輸工具並不都歸我指揮,而是由個部分散控制,調動困難。”
“我讓36師宋希濂協助你把運輸工具統管起來,速去辦理!”
其實,唐生智對這道命令是否行得通,自己心裡也沒把握。手下的部隊大多不是他的,命令下去常打折扣。唐生智恨恨地想:要是手下的兵換成自己的湘軍老部隊,也不會敗得這麼慘。
正想著,參謀處長廖肯和參謀處第一科科長譚道平應召來到,羅卓英、劉興和周斕也都齊聚唐生智的辦公室。
唐生智面色嚴峻地對廖、譚二人說:
“現在南京城已被日軍攻破,無法守衛了。委員長已有命令,叫我們撤退,你們趕快去擬定一份撤退命令!”
12日下午4時,南京城內已多處響起激烈的槍炮聲,守城一部隊已與突入的日軍展開激烈巷戰。南京城內充滿硝煙。唐生智緊急召集羅卓英、劉興、周斕、餘念慈及師長以上將領,召開了南京衛戍戰中的最後一次會議。唐生智首先發言:“南京現在已十分危急,少數敵人已衝入城內,在各位看來,以為尚有把握再行守衛否?”
大家彼此面面相覷,空氣冷寂得使人不寒而慄。這時候,只見唐生智掏出一封電報:“蔣委員長來電:如情勢不能久守時,可相機撤退,以策後圖。”
唸完電報,參謀默默發給每個人一份撤退命令和突圍計劃。大家急切地展開命令,只見上面寫道:
首都衛戍司令長官作戰命令特字第一號
12月12日下午3時
命令
於首都鐵道部衛戍司令部
一、敵情如貴官所知
二、首都衛戍部隊決於本日晚,衝破當面之敵,向浙皖邊區轉進,我第七戰區各部隊,刻據守安吉、柏墊(寧國東北)、孫家埠(宣城東南)、楊柳鋪(宣城西南)之線,牽制當面之敵,兵準備接應我首都各部隊之轉進。又蕪湖有我第76師,其南石鎮有我第6師佔領陣地,正與敵抗戰中。
三、本日晚各部隊行動開始時間,經過區域,及集結地區如。3紙附表規定。
四、要塞炮及運動困難之各種火炮並彈藥應即徹底自行炸燬不使為敵利用。
五、通訊兵團處配屬各部隊應隨所配部隊行動外,其餘固定而笨重之通訊器材及城內外既設一切通訊網應協同地方通訊機關徹底破壞之。
六、各部隊突圍後運動。務避開公路,並須卓酌派部隊破壞重要公路橋樑。組織敵人之運動為要。
七、各部隊官兵應攜帶帶4日炒米及食鹽。
八、予刻在衛戍司令部,而後到浦鎮。
右令
司令長官唐生智
到會的將領們默默地讀完命令和突圍計劃,無以言說的靜寂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
唐生智沙啞的聲音打破了沉寂,彷彿是從很遠的地方飄過來的一樣遊蕩在空中:
”戰爭不是在今日結束,而是在明日繼續;戰爭不是在南京衛戍戰中結止,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區無限地延展,請大家記住今天的恥辱,為今日的仇恨報復!各部隊應指出統率的長官,如其因為部隊脫離掌握,無法指揮時,可以同我一起過江。”
天黑了,紫金山滿山都燃起大火,雨花臺、中華門、通濟門一帶火光沖天”亮如白晝,南京城裡一片混亂。
唐生智最後看了一眼僅僅22天的為戍長官司令部自己的辦公室,默默地取出500元錢和20瓶汽油交給衛士,轉身頭也不回地上了車。在他的身後,是衛士焚燒檔案的辦公室騰起的熊熊烈焰。這一把火,把唐生智誓與南京共存亡的鏗鏘誓言和堅強決心燒得一乾二淨。
唐生智站在衛戍司令部,聽著遠處的槍炮聲,聞著空中瀰漫著的硝煙味,情不自主地流淚了。他恨自己未能遵守自己的承諾,恨自己在惡寇面前,無回天之力,恨自己作為軍人無能保護南京七十萬居民,恨自己……他傷心地帶著他的部下離開當了二十二天衛戍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