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導將劇本遞到了易言的手中。
易言看著劇本,如下:
日內。
故事綱要:
主演為人善良,但是從小不自信,沉默寡言,出生於農村,小時候就到了城市中打拼,終於,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這天,他榮歸故里的時候發現有一家著火了,而這家的女兒正是主演在高中時候的暗戀物件,他在高中時候一直遺憾與自己沒有表達自己的感情。
主演衝進了火海,就出了女孩。
攝像頭磚廠。
環境:救出後的家門口。
主要將女孩就出來後。
女孩看著主演說道:“你回來了?”
主演:“我回來了。”
一共的臺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四個字需要蘊含主人公所有的表情,所有的演技也都會在這四個字裡面出現。
這四個字不是簡單的四個字。
因為這句臺詞有心裡戲,還要結合背景,還要結合主人公現在的心裡狀態。
易言看了劇本之後,對武導問道:“武導,我想問一下這個主人公現在還喜歡這個女孩嗎?”
武導說道:“不喜歡。”
“嗯,那我就明白了,我知道該怎麼演了。”
其實,易言問了這句話,也是想揣摩主人公的心裡狀態,如果主人公還是喜歡這女孩的,那就會有一種憐憫,疼惜,想要帶她去大城市的感覺。
但是,如果主人公不喜歡這個女孩,那就是把她當做了朋友,但是,這麼長時間沒有見面,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都會有所思念,只不過這種思念的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同時,主人公更多的是對當年感情的遺憾。
易言說道:“我去換道具服。”
武導示意他離開。
易言去換道具服的時候吞了秦中樹給他的藥,忽然感到渾身神清氣爽,可是容貌已經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還是那副又黑又瘦的樣子。
易言看著鏡子裡面的自己,又看了看手上的這瓶藥,“奇怪!按理說秦叔給我的藥不會有錯,為什麼容貌卻沒有發生改變?”
他兀自喃喃道:“難道要過一會才會發生變化?”
算了,現在他也懶得去糾結這些了,想著等拍完這條火戲就知道結果了,很快的換了衣服之後就走了出去。
走出劇組,對武導說道:“好了,可以開始了。”
接著,導演對著煙火師招了招手,幾分鐘後,煙火師到了現場。
武導給他交待了幾聲之後,煙火師點了點頭,接著,走到了劇場,瞬間便引燃了。
“轟——”的一聲,周圍的場務們紛紛躲開。
【第二百三十場,第一鏡,第一次,Action!】
隨著場記版被清脆的敲響,易言的心頭一緊張,他從來都沒有這般緊張。
如果是之前的易言,如果還是顧臨瀟的時候,他肯定不會這樣的。
一來,現在自己一旦拍了火戲,就感覺渾身都在被燒傷一般,極為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