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老師,我是您的影迷,能跟您合個影麼?”那姑娘用一種難以形容的,就是黏黏糊糊的,從胃裡往外的熱情味兒搭訕。
“呃,可以。”他不好拒絕。
“啊,謝謝您!”
那姑娘立馬摟住他的胳膊,緊緊貼在身側,又不知從哪兒蹦出來的一個傢伙,端著相機咔咔就拍了五六張。
“謝謝褚老師!”
妹子鞠了個躬,並未提別的要求,顛顛就閃了。
範小爺和周遜在旁邊等了一小會兒,此時湊過來,奇道:“她誰啊?”
“不知道啊!”
他搖搖頭,也懶得探究。可媳婦兒對這些東西很敏感,琢磨琢磨就透了,笑道:“喲,現在這套路很清奇啊!”
“什麼意思?”周公子也好奇。
“以前都是蹭紅毯,這都開始蹭酒會了。”範小爺扔出一句,那倆人秒懂。
話說戛納每天有三到四場紅毯,每場40分鐘,2000多人走,整個電影節下來,不下70000人。大咖除外,那些三四五六線的小明星們想在人堆裡博曝光,難度係數是很高的。
但派對就不同了,數量相對較少,形式非常自由,最重要的是:可以蹭合影!蹭合影!蹭合影!
大明星通常不會拒絕這種要求,甚至會刻意表現友善的態度。就像剛才的那位小明星,從接近褚青到拍下照片,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但出來的效果極其驚人。
你想啊!如果湯姆克魯斯和陳赤赤把酒言歡,安吉麗娜朱莉和張馨予情同姐妹,嘖嘖,那是多麼興奮的一件事咧!
更何況,藉著大明星的影響力,你的照片有很大機會被海外媒體關注,再從海外傳回國內,瞬間營造出一種高大上的國際視野。
想明白這點,褚青不禁感慨:“唉,現在真是拼創意的時代!”
範小爺沒他這麼多愁善感,只聽那音樂已從輕音律變成了交際舞曲,便拽著老公的胳膊,道:“走,陪我跳舞去!”
“哎哎哎……”
他斜楞著一隻膀子被栓走,周公子就在原地笑,表示無能為力。
眾人喝夠了酒,也該活動活動,場中已經劃出了一個大舞池,不少人在裡面摟摟抱抱。褚青會的就一種,俗稱“慢三步”,也是中老年婦女的最愛。
他右手攬住媳婦兒的腰,左手緊握,範小爺搭著他肩膀,微微仰頭。一個黑衣,一個白裙,倆人慢悠悠的,節奏相連,步點默契,連彼此的呼吸都在纏繞。
周公子不知不覺的站到舞池邊緣,拈著長長的玻璃杯腳,裡面是琥珀色的香檳。那酒輕輕一晃,便染在了她的眼眸。
許是氣氛過於輕鬆,許是範小爺大發善心,竟允許他們倆跳了一支。正當國內媒體心驚膽顫的時候,高*潮來了:範小爺摟住周公子的腰,兩個妹子又跳了一支。
高的胖的跳男步,矮的瘦的跳女步,怎麼看怎麼配一臉!
好嘛!
記者們全炸了!
還宣傳什麼,採訪什麼?這三個人在一塊,就是最大的賣點,全國觀眾喜聞樂見,撓心撓肺,欲仙*欲死,翹首以盼的東西!
……
一行人並沒有留到最後,閉幕之前便返回了京城。
《畫皮》的商業談判很迅速,許是文化同源的緣故,日韓片方的興趣極高,價格也很驚喜。西方近年就很小氣,扭扭捏捏的拍下了歐洲、北美的發行權。
5月25日,戛納電影節閉幕。
歐洲電影大獲全勝,法國影片《牆壁之間》拿下了金棕櫚大獎,義大利影片《格莫拉》獲得了評委會大獎,賈璋柯的《二十四城記》一無所獲。
褚青專門去看了這部電影,說實話,他一直不太喜歡老賈的作品,但非常尊敬那種關注的姿態。
就比如《二十四城記》,老賈說自己採訪時最大的難題,就是和工人們的交流:他們總在講別人的故事,大的事件,但作為個人記憶的“我”,完全是空白的。“我”不重要,“我”沒故事,不足以寫進影像。
以前呢,褚青喜歡路學常,因為有解決問題的態度;現在卻覺得,關注也很重要。
他仍然不喜歡這部片的表現手法和長鏡頭,可他看懂了工人階級比知識分子還要硬的骨頭,以及那個年代才具有的性格。
這是部好電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