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川沉吟片刻,老老實實道。
“唉……”
倆人對視一眼,又同時嘆了一聲。
隨著劇情發展,故事的主線逐漸清晰,廠長挖到了一顆無價翡翠,想靠它讓工廠起死回生,卻惹得各方聞風而動。
除了道哥和馮董兩個勢力,還夾雜了三寶的支線,謝小盟的支線,包世宏的隱晦病症等等……面對如此豐富的線索,觀眾也很快學會了正確的觀影方式,不再為寧皓設定的那些埋伏大驚小怪。
在等了十幾分鍾後,褚青總算出場,緊身皮衣,騷氣的銀質耳釘,結果一個照面就被小軍順包。
“哈哈,我頂你個肺啊!”
“哇,他粵語講的好標準!”
“當然了,人家在香港呆過兩年呢。”
“不過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呃……我艹吧!”
全場迎來了第一波情緒高*潮,而到此刻,大家也完完全全的被這部片子所吸引。
話說原版的石頭,成本才三百萬出頭,畫面糙的一逼。如今有將近一千萬的資金,寧皓在保證視覺效果的基礎上,可以盡情展示自己的創造性。
重*慶這座城市在他的鏡頭中,彰顯著一種神奇的立體感,古老與現代,高聳與低仄,奔波的都是金錢眾生。再配上那犀利的剪輯和打破常規的音樂,使整部電影都散發著濃烈的酒精味道,不覺自醉。
觀眾們不傻,哪個導演是真誠相待,哪個導演是存心糊弄,心裡門兒清。
“我這是牌子貨,班尼路!”
“耐克,這還出相機呢?”
“小孩,來,給你爹地打個電話。”
“你先侮辱了我的人格,現在還來侮辱我的智商!”
“哈哈哈哈!”
影廳的氣氛早已沸騰,節奏緊湊,包袱充實,全程無尿點。
寧皓將語言的魅力玩到了極致,那票實力派醜星也一等一的出色,甚至到最後,大家只要看到劉華或黃勃出場,便會條件反射般的情緒狂飆。
“服了!”
陸小川在底下暗暗搖頭,從哪兒劃拉的這幫人,簡直八個字:歪瓜裂棗,人神共憤。
片尾處,黃勃咬著麵包被店主騎著小摩托車狂追,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響起,影片結束。
“嘩嘩譁!”
幾乎一瞬間,觀眾自發的拍起巴掌,向這部電影,向全體主創,向裡面的誠意與熱情致敬。
“哎,別愣著了!”
褚青捅了捅還在發呆的寧皓,那貨才回過神,顫巍巍的走到臺前。兩口子沒擺老闆的資格,把位置讓給了演員,自己躲到邊上。
郭滔、黃勃、劉華、彭博、王遜……在臺上一字排開,記者團也噼裡啪啦的拍照。劉一偉全程觀看,表示五體投地,當然對郭滔的重*慶話挑了點刺。
交流的環節非常熱鬧,觀眾瘋了似地搶話題,演員更是有問必答。到後來,連陸小川都忍不住跑上臺,一本正經道:“《瘋狂的石頭》是部非常自由的電影,寧皓,你再這麼堅持下去,馮曉剛就該緊張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