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後,羅梅羅以同樣的表情在質問自己的副導演。
“先生,我向你保證,他絕對可以!”馬特忙道。
“哦?”
見他如此的信誓旦旦,羅梅羅倒稍感意外,這助手的品性雖然不咋樣,眼光還是有的。老爺子不禁轉頭,看了看正在角落裡讀劇本的男人:短髮,清淡,自帶靜音氣場,能隔絕周圍的吵嚷和審視。
“……”
老爺子擰著眉毛,為毛有點眼熟呢?貌似在哪兒見過,可就是想不起來。
先不提他在這邊糾結,單說褚青。
那劇本只有薄薄的一頁紙,角色真的很小,就三句臺詞,還都不長。他已經看了一會兒,嘴裡嘟嘟囔囔的,並非在記,而是在揣摩節奏。
因為演員的臺詞功夫,多限於本國語言,中文與英文,同樣的一句話,表達方式卻有很大區別。
首先發音要標準,這是基礎。其次便是語感,簡單說,就是怎麼講才好聽。
比如,我愛你。
中文通常有兩種讀法,一種是我愛你,直接順過來。一種是我,愛,你,用停頓來表示鄭重。當然,其中的語調和情緒要另言。
而英文呢,一種是I love you,也是直接順,一種是I,love you,第一個詞要頓。
這些東西,亞洲人屬於天生弱勢,只能慢慢熟悉。褚青得益於在香港的語言環境,有大批次的朋友陪練,感覺還算不錯。
至於自己的角色,是個普通的貧民窟居民。
沒有錢,沒有女人,沒有本事,連喪屍都懶得啃。可偏偏還向往刺激,好容易弄到點資金,也想學別人瘋狂一把,便下了賭注……
這便是褚青剖析到的基本特徵,隨即他眼睛微闔,不斷完善著人物設定。很快,一個遠比劇本上要豐滿真實的傢伙,就從腦海中跳了出來。
……
“READY?READY?”
不多時,馬特拿著對講機,提醒大家準備開拍。羅伯特喬伊和那個小配角也齊齊就位,他們曉得臨時換了個華人演員,但無所謂,根本影響不到自己。
羅伯特還好,那哥們倒蠻有心情的調*戲新人,笑道:“小子,別緊張,等下我會溫柔一點!”
“哦,謝謝。”
褚青瞧了瞧對方,自己跑去旁邊候場。他沒化什麼妝,只換了套舊衣服,往哪兒一戳,毫不起眼。
十來個群演仍然盡責的走來走去,但更多的人圍在他四周,指指點點的,皆是看熱鬧。
“ACTION!”
話音方落,那哥們便道:“今天有許多活動,我們有個新遊戲。”
緊接著,褚青入鏡,沒等開口,光那幾步道一走,全場安靜。
只見他稍稍駝背,脖子前伸,挺高的個子瞬間變得侷促卑微,步伐很大,卻緩慢,就像條要去搶骨頭又沒膽子的土狗。
“噝!”
那哥們全身的肌肉都已繃緊,眼睜睜看他走到近前,用低沉的嗓音掩飾著慌張,問道:“怎麼下注?”
“黑方……”
對方張了張嘴,卻猛然卡殼。僅僅兩秒鐘,四步的距離,原本還不錯的節奏感,頃刻間被爆得粉碎。
“咔!”
羅梅羅喊了停,奇道:“怎麼回事?”
“抱歉,我忘詞了!”那人連忙應道。
“沒關係,我們再來一遍!”
“OK!OK!”
那人深呼吸了幾口氣,暗暗對自己道,這次可以的可以的,一定要保證節奏。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