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說了,我明天還要早起呢。”
“又是七點啊?”
“是啊,顧導特講規律,恨不得每天都早上七點出發,晚上七點收工。”
“呵呵,那好吧……哎對了,你那邊蚊子多,注意點,別毀容嘍。”
“喲,反正我也不好看!我倒買電蚊香了,就是不太好使。”
“那你去買點中藥吧,磨成粉,找個小布袋裝起來,比蚊香好使。具體用什麼藥材,我一會給你發簡訊。”
“嗯,那謝謝了。好啦好啦,真不說了……哎,我看天氣預報,說你那邊非常熱,你也注意點,別中暑了。”
“切,你當我小朋友啊?”
……
二十分鐘後,褚青結束通話了手機,又噼裡啪啦的按過去一串中藥材。搞定這些,他才抻了個大大的懶腰,望了望窗外的夜色,遠處有霓虹閃爍,燈火流連。
他沒住阿關的老屋,反倒租了間單人公寓,高層,裝修精緻,比之前的條件強很多。哪會是兜裡沒錢,只得省著點,現在就用不著了。
累死累活的練完車,回來泡個熱水澡,舒舒服服的往床上一躺,再跟張婧初或範小爺哈啦幾句,便是安穩的一天。
嗯?張婧初?
褚青不禁一怔。
他忽然發現,那個姑娘最近經常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裡。
不是那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而是很遙遠,卻又很清晰的一抹影子,還散著好聞的青草味道。
若是以前,倆人可能幾個月都不聯絡一次,但是……應該從上個,呃,上上個禮拜開始,她主動打了次電話後,交流就慢慢變得頻繁了。
張婧初說,她在拍《孔雀》,這個褚青是知道的。可姑娘又說,她在安陽拍《孔雀》,哎,好像某種奇妙的紐帶一下子就建立起來了。
姑娘的第一個電話,是感謝他向顧常衛的推薦,倆人顯得非常客氣,隨便聊了幾分鐘便結束通話。
而過了兩天,她又打來電話,說很擔心演不好姐姐那個角色。褚青就溫言安慰,還仔細的幫她分析人物性格,幫她找到表演的突破口。
然後呢,事情就有些不一樣了。
不知從誰開始的,倆人的話題不再侷限於拍戲,時常也會講講自身的近況和平日間的趣事。
張婧初說安陽好小,很像閩南的家鄉,而且總是霧濛濛的,使得那頂降落傘開啟的不夠漂亮。後來自己迎著風,在一條小街上騎車,張開手臂,身後拖著大大的降落傘。
有時騎不動了,定格在那裡,導演便拼命的喊:“使勁騎!使勁騎!”
她就瘋了一樣繼續蹬車子,那傘刷的一下綻放,像朵天藍色的蘑菇雲……
褚青則說,香港又吵又擠,正在練習開小巴,白天跟車,晚上獨自去兜圈。起初很不適應,別提車大車小,光那右舵駕駛的體位就板正了好些天。
偶爾也覺著很鬱悶,有種背井離鄉的漂泊感,但沒辦法,內地的好劇本不來找,就《孔雀》還不錯,還被你搶走了。
張婧初就笑,說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其實倆人在中戲的時候便結識了,可五年來相交如水,清清淡淡,尚不及這半個月的印象深刻。
原來這個姑娘很愛笑,很獨*立,小時候漫山遍野的去撿石頭摘果子,做事也特有主見,不喜歡拖泥帶水,並非他以為的那般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