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藝時代> 第三百六十八章 電影大史記(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八章 電影大史記(2) (2 / 3)

拜託!我就出來買包煙而已啊!

天氣本就不涼快,丫被擠得一腦袋汗,心中煩怒,面上又不能顯露,只得邊費勁的挪步,邊擺手道:“不好意思,我還沒收到具體訊息。”

“我先不回答了吧,等我確定之後再說。”

“哎,麻煩你們讓讓,我到家了,謝謝!”

好容易閃進了公寓,他趕緊按下電梯鈕,蹭蹭上樓。

那些記者隔在外面,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也是無奈。誰叫這貨最不愛接受採訪啊?想爆點料就跟便秘似的,得一條條往出摳。

話說10月30日,第40屆金馬獎公佈了入圍名單。

《無間道》不負眾望,刷下了12項提名,遙遙領先。《PTU》以11項居次,師徒檔蔡明亮和李康生執導的《不散》、《不見》以5項和4項,分列4、5名。

《盲井》則提名了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新人、最佳改編劇本四個獎項,同列第五。

除此之外,褚青還憑藉傻強提名了最佳男配角。

今年金馬獎的行情明顯衰落,報名的劇情長片僅有二十部左右,遠低於去年的四十八部。而且多為港片,臺灣電影只有三部,大陸方面由於政策沒放開,之前嚷嚷著來參加的《我和爸爸》、《小城之春》,最後通通歇菜。

當然,媒體感興趣的可不是這些,他們最想扒的有兩點:

第一是影*帝之爭,分別是《無間道》的梁朝韋、劉德樺,《妖夜迴廊》的吳彥祖,《PTU》的任達樺,《盲井》的褚青。

如果沒有後邊那貨呢,結果就比較清晰,吳彥祖、任達樺純屬陪跑,保準是華仔和偉仔角逐,而偉仔的機率還要大一些。

甚至說,哪怕他的片子不是《盲井》,隨便換成另一部較優秀的電影,眾人都不會如此糾結。

你想啊,人家靠這片子摘下了柏林首位華人影*帝,現在回到華語圈,卻拿不到任何榮譽,也不怕被噴死!

更何況,他在片中的表現有目共睹,完完全全的爆種,並非徒有虛名。

所以呢,這就有太多變數了,無論組委會,媒體,還是影迷,心情都一個字:愁啊!

至於第二,即是本屆金馬獎的評審團制度。

目前亮相的有八位:王童(臺灣導演)、鴻鴻(編導)、李烈(演員)、陳博文(剪輯)、梁良(影評人)、盧非易(學者)、駱以軍(作家)、曾江(香港演員)。

而組委會不知抽什麼風,今年非要搞點新花樣,又在決選階段引入了三位海外評審:珍琵琳(英國動畫導演)、莫妮卡•楚特(德國紀錄片導演),以及暉峻創三(日本東京影展選片人)。

這就奇葩了,因為每個獎項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群眾基礎,金馬獎就是面向所有華語片,金像獎就是香港電影,都很排外。

組委會如此一搞,自然惹得一票人不滿,但他們更心塞,不改革被罵,改革仍然被罵,那還是變一變的好,不能爛死在鍋裡。

其實呢,別提金馬,就連堅持本土化二十年的金像獎,到2014年的時候也撐不住了,同樣引進了海外評審。

無非,形勢不同而已。

……

褚青擺脫了記者之後,便鬆了一口氣,顛顛爬上樓。

他當然不會不曉得訊息,只是託辭罷了,那種問題怎麼答啊,說什麼都得罪人,並且次日爆頭條:

“《青仔被問獲獎面露神秘微笑 已然成竹在胸》”

“《青仔豪言 三年兩座影*帝我志在必得》”

“《青仔大談柏林與金馬差別 意指評審團要擦亮眼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