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藝時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 空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八章 空城 (1 / 2)

竇維應該很滿意《今天夏天》的質量,看過後,便痛快的簽了協議。

褚青和李昱也不懂音樂,但相信這人的實力,大膽放手去做。提的唯一要求,就是儘量在一個月內搞定,最遲不能超過十一月中。至於價錢麼,要的還真不算多,他剛到手的十萬塊錢,出乎意料的沒花光。

幾番接觸之後,慢慢熟了些,褚青發現竇維的性格其實蠻單純的。

愛乾淨,吃飯的時候必定把桌子擦得溜光錚亮,菸灰缸一會給你倒一趟。而且看不慣剩菜剩飯,有回李昱剩了點,他就擱旁邊不停的叨逼叨,整的李昱沒辦法,只得硬吃,撐得直吐。

竇維屬於特地道的老京城人,可街面上那些爺們嘴裡常噴出來的京腔髒話,他完全不說,挺儒雅一個男的。

好相處,隨便開玩笑,不急不惱,唯獨感情方面的事兒,千萬別問,問了就皺眉,那意思是:別特麼鬧。

去年,他跟王非正式離婚,這會和高媛在一塊,住父親的那座舊四合院裡。生活得不算太寬裕,因為《幻聽》專輯賣的很不好,沒掙到錢,公司也不得意他那種越來越高冷的實驗性音樂,故意撂著。所以,給《今年夏天》配樂,還是他2000年的頭單工作。

老實說,竇維若想開口唱歌,跑場走穴,錢絕對大把大把的賺。可他寧願泡在藍蓮花,沏壺茶,安靜的坐上一天。除了何勇那貨,偶爾會找他殺兩盤棋,基本就處於隱居的狀態。

當年把中國搖滾推到巔峰的魔巖三傑,到如今,一個死了,一個瘋了,一個成仙了。

都是過去的故事……

褚青把這檔子事敲定,轉眼已是十月份。

《李衛當官》劇組吵吵嚷嚷許久的網路海選,理所當然的撲街,選了天吉日,召集媒體,辦了場規模槓槓的開機儀式。

徐錚、範小爺、餘震、李茜等大角小角悉數到場,唐老師沒來,人家正拍《長征》呢,但也隔空送了份祝福,禮數週全。

褚青照舊陪著女朋友,又客串了把助理。這次不用折騰,所有場景都在京城周邊以及北影廠影棚,離家近,運氣好還能趕上個回籠覺。

製作方的面子頗廣,捧場的媒體足有二十多家,噼裡啪啦的一頓亂拍,沒搭臺子,片場敞開,隨便採訪。

徐錚演完豬八戒後,那是爆紅的咖,吸引了最多火力。然後便是範小爺,身邊也圍了不少人。

整整半年沒像樣的訊息,甚至暗地裡有傳聞,她遭某隻男人牽連,被一同封殺了。結果呢,下半年猛地發力,連續兩部預定明年收視率排行的大戲,太詭異了,肯定誰瞅誰眼紅啊。要說沒點內幕,打死都不信!

娛記們開始還客套些,按著通稿來,後面就愈加放肆,巴拉巴拉的強拽著她刷八卦,那架勢,好像她不承認自己靠關係上位,就是明擺著扒瞎。

看丫頭有點招架不住了,褚青從旁邊過來,胳膊一攬她肩膀,直接給摟走了。

記者都愣,心道這哥們誰啊,這麼裝*逼?瞪眼仔細一瞧,聳聳肩,只好到此為止。當然,有菜鳥不服不忿的,想追上去接著問,隨即便惹了前輩教訓:

“你敢報他?你去!”

褚青在片場呆了大半天,為女朋友打點瑣碎事務外,主要就是跟徐錚攀交情。倆人來往不多,氣場卻非常合,拍豬八戒哪會,便可以說男男相惜,都是愛戲,愛表演的。

徐錚對他的境況表示憤慨和佩服,又聽他講正鼓搗著一部電影,很快做完後期,計劃送國外參展。那雙小眼睛裡,不禁生出了絲欽羨。

褚青不太理解自己做的事情有啥意義,可同行們看來,當絕大部分演員還在為屁丁點的角色奮鬥,為電影廠和影視公司霸道的壟斷資源而被動選擇時,丫已經能真真正正的製作一部電影了。

這叫什麼概念?

說明某種程度上,他擁有了獨立的,自主的,選擇權和話語權,哪怕,特別特別的微弱。

今天開機第一場,就有範小爺的戲,進入角色很快,發揮得不錯。以她之前的風格,基礎紮實,那些大的地方,比如高興,憤怒,痛苦,嚎哭……比較強烈的情緒,她把握的非常好,而細膩感及隱含的張力,卻差了點。

但這回,她居然也學會控制了,憋著憋著,臉衝著徐錚還好好的,溫婉堅韌,結果一轉身,眼淚瞬間下來了。

褚青都看石化了,傻丫頭啥時候升級了,太猛了。驚訝的同時,又不免悄悄暗爽,陪著她一起成長的感覺,真是充實滿滿的。

總之,大部分過程還算舒心,沒有什麼爛反派蹦出來,耍那餘額不足的情商……呃,好吧,也有意外了。

褚青很神奇的瞅著個熟人,我們姑且稱他是熟人。

於慊,於老師,擱戲裡演一知府,貼上鬍子,跟老太太一樣一樣的。

話說這比喻,是不是很矛盾?

反正褚青噗地就樂了,好傢伙,驢配驢,象配象,於老師終究要跟老郭湊一撮,瞅著才順眼。

……

河南,安陽。對這座兩萬五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痕跡的城市,任何東西在它面前,都會顯得水嫩嫩。

已是深秋的季節了,早晚天氣有些涼,再過段時日,北方就開始供暖了。

關於南北供暖界線的說法有很多,一種是以黃河為界,一種以長江為界,一種以秦嶺淮河為界。北面,有暖氣,南面,各安天命。

反正不管怎麼劃分,河南這個位置奇葩的省份,跨黃河,跨長江,跨淮河,每到冬天總有半數的人口怨聲載道。

政策,是建國初期立下的,哪會資源緊張,滿足不了全國人民的需求,才南北分隔。等幾十年後,早就不管用了,集中供暖變成了當地政府和住宅區的事情。有條件的,自然會鋪建設施,沒條件的,或者乾脆裝不知道的,也就那麼著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