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住進一家在縣城算是中檔的旅店,兩人一間,褚青和那個香港攝影師餘力威同住。
這人是劇組中年紀最大的老大哥,普通話說的不太標準,人很熱情,褚青半蒙半猜,聊得也挺好。
餘力威一直在國外上學,回港後入行也好幾年了,運氣不好,正趕上香港電影工業體系的滑坡期,沒參與過什麼像樣的製作,一直在一些低成本的三級片片、鬼片、屎尿屁喜劇片裡做攝影助理。
這些電影,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到後期製作,十幾天就能搞定。然後扔到院線裡忽悠一圈,通常上映不到一個禮拜就下線,心安理得的賺下幾十到上百萬的收益。根本不管背後罵名,反正做的就是一錘子買賣。
這他媽也叫電影?!
餘力威憤憤說出跟褚青剛看到《小武》劇本時相同的一句話。
他對大陸一直很感興趣,老想來看看,來拍點東西。直到兩年前獲得了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輔導資金,來京城拍了一部講述流浪藝人的短片《美麗的魂魄》,並拿到了去年香港獨立短片展的一個獎。
也正是在這個短片展上,餘力威認識了同樣憑短片《小山回家》獲獎的賈璋柯。
倆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合組了一家小電影公司,餘力威還幫老賈拉來了《小武》的投資。
褚青在跟他的聊天中,從他身上看到了跟賈璋柯一樣的東西,那是種對電影最單純最真誠的一種熱愛。
“導演,你從哪兒找的這衣服?”褚青苦著臉問。
“老鄉家借的,別給穿壞了,還得還呢。”賈璋柯忍笑道。
這是件超大號的西服,褚青身板很瘦,個子又高,穿著這件至少大兩號的西服,晃裡晃盪,就像根竹竿挑著件衣服,走起路來都呼呼帶感。
開拍之前,賈璋柯讓褚青把鬍子颳了,戴著副沒度數的黑框眼鏡,頭髮仍然雞窩一樣。
這個造型,就顯得他處於一個很奇妙的人生階段,看著年輕,又說不準是哪個年齡段。
“各人員就位!”顧正扯起嗓子喊。
賈璋柯沒有坐在監視器後面,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啥叫監視器,就抱著胳膊站在鏡頭拍不到的地方。
“攝影機OK!”餘力威道。
“Action!”
兼職場記的顧正興奮的一打板,“啪”的一聲都帶著迴音。
他的心情和在場的所有人都一樣,媽的!老子也拍上電影了!
鏡頭掃過髒亂的小街,然後給了個近景,對準桌上的一盤茶雞蛋。
褚青看著這盤土豪蛋一時間心情很奇妙,默默數了數,1,2,3……
六個蛋,在後世怎麼也能換兩套帶院子的大屋吧!
他伸出一隻細長的手,拿起一枚雞蛋,在桌上磕了磕。
“停!”
剛開拍不到一分鐘,賈璋柯就喊了停。
“青子你過來一下。”他叫了一聲。
褚青跑了過來問:“咋了,導演?”
“把手伸出來。”賈璋柯道。
褚青不知道出了啥事,把兩隻手高高的舉起來,就像抗日劇裡鬼子投降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