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吳星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再次招出星筆、星墨,毫不遲疑的吸滿了剩餘的所有星墨,筆走龍蛇。
與之前那一次星附如出一轍,飾紋很是順暢的再次浮現於吳星前額,與長庚星海交相輝映。
洗筆之後,吳星仍然沒有留意到自己的星釋之術已經進階到了行楷的境界,他很快便再次進入冥想狀態之中。
這一次《安魂曲》的飾紋的“呼吸”與之前似乎並沒有任何區別,仍是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輕重緩急之變化。
只是,在每一呼吸的“週期”當中,頭部長庚星海只要增加了一顆星辰,對應於啟明星海便也會相應的增加一顆星辰,所點亮的位置正是左右雙腳的腳掌!吳星冥想打坐用的乃是雙盤的坐姿,星辰的光亮直接透過皮靴的鞋底而出,最後定格在了左七右七共一十四顆星辰的數量之上。
而長庚星海之上的星辰則完成了一宿的星辰,加上《願者》巨石碑大圓滿境時所點亮的第一顆星辰,共計一十五顆。
《安魂曲》的飾紋的第二次“呼吸”次數較第一次明顯少了許多,前後共計十次而已。但是點亮體內星海星辰之效率卻如同一步一個腳印一般的清晰、紮實!
《降龍掌》是吳星每個光蘚週期內晨練的必修專案,在嘗試逆推出了旋龜哨上面的飾紋之前,吳星左右雙腳不過是共計四顆星辰而已。而這還是因為《降龍掌》對步法要求極高的原因。
每當新點亮一顆星辰,精神力對於星辰的操控或許還沒能夠達到如臂使指、心有靈犀的程度,故而通常會有一個曇花一現的自行頻閃發亮的跡象,有時會反覆出現數次;有時出現時間會稍長並且之後便能由啟明星或長庚星完全操控。這種短暫的現象,俗稱為“星輝”,意指如同真正的星辰一般閃閃發光,是星君點亮星海內新的一顆甚至多顆星辰時特有的現象。這種現象如同人們打冷顫一般,完全是應激自發的,屬於短期不可控之列。
吳星這一次冥想,長庚星海與啟明星海相互“呼”應,星輝從頭到尾就沒有斷過!稍微離遠一些來看,估計與真正璀璨的一角星空還是頗為相似的。
.......
吳星又招出了星筆。
在他嘗試星附《安魂曲》飾紋之前,筆頭顏色已經成為青黃相間的斑駁。這種斑駁,倒是以青色佔了八九成,黃色只是絲絲縷縷或圓點狀。
而此時,星筆的筆頭已經如同燒紅的鐵坯一般亮了起來,那種程度的光亮甚至讓人有些不敢直視。星筆上的那些斑駁,隨即便如同黑煙一般從星筆各處升騰而起,嫋嫋四散,最終消失於無形。
只有兩個飾件的星筆,筆頭每一根筆毛都已經完全變成了青色!這也意味著:吳星此時已經晉級為五品文星使!
吳星並沒有停頓,隨即招出了星錘。星錘旁邊是一塊鐵坯,來自於《安魂曲》功法的有成境界。
吳星屏氣凝神,操控起小錘對鐵坯進行鍛打淬鍊。與以往有明顯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進度極為迅速,比真正鐵匠揮錘鍛打的節奏還要快上幾分!鐵坯當中的雜質化作火星四濺,以一種沸水融冰的狀態很快便完成了將鐵坯提升為精鐵品級的步驟!整一塊鐵坯體型縮小了近三分之一。往後每一次提升其品級,都會在當前體型之上再縮小三分之一,直到達到玄鐵甚至神兵的品級。
現在在小錘旁邊,靜靜的懸浮著兩塊精鐵品級的鐵坯,一塊來自於《降龍掌》,另一塊則來自《安魂曲》。有了這兩塊鐵坯打底,到時大錘理應可以“再次”完成,屆時必將大大的提高對其他鐵坯鍛打淬鍊的效率!當初由疊浪拳套為錘面與《願者》功法大圓滿境的玄鐵“臨時”組成的大錘,甚至可以將玄鐵品級的四星金當中的極少量雜質給排除了出來,吳星當時就立下心願要將大錘的部件至少鍛打淬鍊到玄鐵品級才會嘗試組合出真正的大錘來。
“星君晉級時的洩洪,效率極高......”吳星喃喃道:“接下來的時間,也不知道還剩餘多少,要不嘗試一下滿星吧......”
.......
吳星屏氣凝神,點亮長庚星、啟明星的星海,頭部、雙手、雙腳,不計長庚星或啟明星,共計四十七顆星辰!
“原來是白虎星宿的‘奎宿’.....”巴根看著吳星長庚星海出現的那些勾狀的星辰,喃喃低語道。
四象二十八宿執行當中,暗含四種天道。而天神落入凡間,只能領悟“金、木、水、火”四象小道。青龍之道,木象,執行守護之道;朱雀之道,火象,侵略如火;玄武之道,水象,治癒之道;而白虎之道,金象,則是星念之道。文曲星君所修煉的四象小道,其中二十八宿分別是四象具體運用之法。
奎宿,是二十八宿之一的西方白虎宮的七宿之首,在星相說當中被視為是主宰天下文運的大吉星,因此也是多數文曲星君在二十八宿當中會優先選擇修煉的一個“宿”。而從星相圖看,奎宿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
此時的吳星自然無暇分心去聽巴根的喃語,只見他滿星狀態之下,星力從右手起始,經龍筋繩結,點亮龍筋裡面的絮紋,再傳導至玄鐵材質的四星金,進而點亮四星金上的九字真圓、飾紋,最終才壓縮排了四星金這一件天衣針紋器的刃尖之中!
彷彿發芽一般,星刺“龍舌”從四星金刃尖不斷向外生長著。最後,一根比繡花針長不了多少的星刺從四星金當中完全脫離了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旋龜哨內的四隻潮汐之蟲似乎感應到什麼不同尋常,早早的就從旋龜哨當中遊了出來,在龍筋附近的柔和光亮之中歡快的遊動著,不知是不是從星刺“誕生”的過程當中分潤到了什麼益處。
至此,星刺“龍舌”才算是正式成形!之後可以透過在四星金紋器上星附飾紋或者是增加星兵部件的方式來提高“龍舌”的威力。兩種方式的不同之處便在於,在四星金紋器上星附飾紋是加強星刺的“個體”,而增加星兵部件的方式則是加強星刺的“整體”。只是考慮到星刺實際應用的場合以及特殊性,增加星兵部件的方式會同樣增加招出完整星刺的時間,通常不為星刺所有者採用。
正式成形之後的星刺,可以不必再依附於四星金這一件天衣針紋器,隱蔽性以及威脅性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吳星雖然已經將四星金運用到了如臂使指、神出鬼沒的地步,但是紋器始終還是受限於龍筋的長度與繩結的多寡,甚至玄鐵材質的四星金如果不凝聚星力於其上的話,對上啟用了飾紋的紋器也未必能夠佔優;星刺則完全不同,是透過感應力來實現操控的。越靠近感應方圓的邊界,對星刺的操控難度越高。但是在近身的情況之下,星刺幾乎是所有星君的噩夢!
星刺與星弓,走的就是一個“近”一個“遠”的兩個極端。
文曲星君近戰能力堪憂,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即便可以藉助紋器禦敵,卻仍然需要或長或短的預備時間。通常來說,文曲星君透過星釋之術與同品級的武曲星君對攻的話,後者完全可以讓一隻手!除非是像出塵那樣可以將星念之術化成梭形並形成攻擊的文星,其他文星遇上星刺行刺,都是要吃虧甚至要喪命的!
同為武曲星君,除非是正處於作戰狀態之下,否則不可能時常招出星鎧或星兵,那樣一來對星力消耗是極大的。星刺則不同,星刺不僅僅是體型較其他種類的星兵更小更隱蔽,就連招出來的時間幾乎可以用彈指間來定義!而星鎧或星兵需要先招出星錘,再由星錘分解出星鎧的部件以及星兵的部件;星鎧部件直接“穿戴”在星君身上,星兵部件則相當於是星兵的“星鎧”,甚至還需要一個與星兵進行“拼裝”的過程!其實,星鎧部件的“穿戴”,與穿戴真正的鎧甲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星鎧需要按照每一個部件在修煉過程當中完成的先後順序來進行穿戴以及拼接,只是單獨一個星鎧部件的穿戴、拼接,在時間上發生在彈指間或者是一坦剎那這種極短暫的時間單位之內。而星使的星鎧部件通常已經多達十數件甚至數十件了。即便星刺招出只是比星鎧或星兵快上那麼一線,也足夠完成一次刺殺!
星兵也是同理,除非願意犧牲完整版星兵的大半威力來換取時間。而簡易版的星兵對上星刺,還真不好說哪個更有利。
所以,晉級為武星使之後 ,武星們通常都會非常糾結。
單單考慮招出星錘並完成星鎧或星兵的時間,將這個時間縮短,則必然會導致星鎧或星兵因為某些部件的缺失而出現整體效能下降;而如果考慮優先保證星鎧或星兵的整體效能,就得犧牲時間來完成穿戴、拼裝。
完全可以想象,武星遇上星刺的時候,他的星兵或許處於星錘的狀態之中,對方星刺已經命中自已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