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鏢頭與吳星之間的日常的順風眾人忍俊不禁,隨即又忍著笑意裝模作樣的繼續察看那一張獸皮堪輿圖。
覃蘭剜了吳星一眼,繼續說道:“假設天梯每年的軌跡都是不相同的,但是從包達剛才的比劃當中我發現......天梯提前或延遲折返的那個地點,下方地面都是有標註碑林的。只是,不知道這究竟是巧合還是暗含了某種規律。”
順風鏢局原本也是要在星落大陸七國之間走鏢的,覃蘭耳濡目染之下對堪輿圖的觀察自然更加細緻全面。
“我說完了,你來補充吧!”覃蘭一邊看著吳星一邊作了一個擼袖子的動作,大有“你不‘補充’一點的話,看我怎麼收拾你”之意。
“你的意思是說,其他碑林所在的位置,就好比是.......‘驛站’?”
“可是,星落大陸之上各處碑林被蒐集、篩選過的,留下的全都是廢巨石碑啊!”
“也不能這麼說.......從天梯之下看下去,確實是各地碑林目標頗為顯眼。下次再有機會登上天橋的話,一定要好好的看看碑林的形狀、位置、佈局等等的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很長時間了......天梯雖然被截留了,長城防線的那些巨石碑先不去說它了,但是兩座天橋上的巨石碑還是可以歸還天梯的吧?星神殿從來就沒有嘗試過麼?”
吳星還沒來得及“補充”,眾人就已經七嘴八舌的討論了幾句,杆哥找了個機會這才插口道:“歸還?估計很難。天橋的器陣現在可以說是‘年久失修’,平民百姓基本上已經不允許往返於兩座天橋之上了,就是為了儘量延長天橋器陣運轉的時間。從今年開始,星君過橋的話,需要交納數百星石不等的路費。你們應該也知道,獵頭手上的星石几乎算是不隔夜的,通常購買紋器、藥丸等等物品的日常開銷就已經很要揹負很大的壓力了。另外,據說‘牽強附會’、‘不器坊’已經開始為更換天橋器陣之中的紋器而制定合適的方案了。而昂貴的路費,其實也是為了籌集更換紋器的材料、潤筆費等等相關費用。”
吳星恍然道:“難怪你們這麼長時間也沒能南下,原來是被路費攔了路。可是,你們為什麼不考慮走海路呢?現在大裂谷南北的行旅、物資流通,走海運的聽說也有不少,畢竟現在七國之間的關係還算和睦。”
杆哥輕咳一聲,說道:“我們不太適合走海路,因為我們都......暈船。”
毒草淡然道:“漢中水驛站的行程當中,水流湍急的河段不算多,航行時間也不算長,因此暈船的反應還不算明顯。我們一路向東到達東海國出海,沒想到坐上海船之後就暈得利害......後來我們在第一個補給港口就匆忙離船上了岸,不敢再嘗試海路了。”
大裂谷東區有一眼望不到對岸的入海口,那一大片海域是大裂谷獸主們其中一部分人放牧海妖的地盤。海船走近海航線的話,自然是需要向那些獸主們交納過路費的;而如果走深海航線的話,如果不聘請獸主隨船護航,至少也得有星尊強者坐鎮,要不就是跟隨星落大陸沿海各國巡海的戰船舟師同行,後者自然同樣也需要交納相應的費用。當然了,也有獵頭或者強者刻意出海,其實只是為了獵殺海妖,獲取相應的材料,但那畢竟還只是佔了海航船隻的少數。
杆哥與毒草兩人從西風國一路向東,應該是穿過了後晉國、泰山國,這才到達東海國。他們不首先選擇直接由天橋南下,估計其實也存了考察沿途各國人文、地理、星君勢力分佈等等綜合因素。獵頭從業者的風險極高,如果能夠拜入某些地方勢力門牆之內,或許能夠相對安穩一些,譬如說一些大鏢局。否則,兩位獵頭這麼長時間都拿不出數百星石,是不太合理的情況。獵頭的高風險背後絕對是成正比的高收益!像他們剛才所說的這種進入“界碑”區域搜尋的懸賞任務,屬於低風險而已,單人的酬勞就已經達到二百星石!
“想不到星君也會暈船。”小土咋舌道。
“這倒是不奇怪。”包達對暈船原因略知一二,接過話頭說道:“北方諸國暈船的人不算少,不像南楚國內河道交錯、眾多,湖泊星羅棋佈,基本上沒什麼南楚人會暈船。而且,你們兩位的祖上應該也有人暈船吧?”
杆哥、毒草想了想,先後點了點頭。
“大家先別把話題扯遠了,某人還要‘補充’的呢!”覃蘭拍拍手,擼起了另一邊的袖子,示意大家稍微安靜一下,雖然沒有明說是誰說,但是偷笑的大家顯然是心知肚明的。
“不急不急!”吳星輕咳一聲,先看向包達,問道:“包打聽,你是從哪裡得知天梯行進路線的?難道有專人負責記錄這些資訊並進行匯總麼?要知道,天梯穿行了大陸七國還有大海。”
“最關心這些與天梯相關資訊的自然就是星神殿了,從七國星殿進行匯總是每年都要完成的任務。”包達對於吳星給自己起的渾號已經可以做到充耳不聞的地步了,只是答道:“大家也知道,我們泰山國不大,泰山星殿距離我們不器坊也不算太遠,我們有時會相互竄門,借閱泰山星殿的相關文獻記載倒不算是什麼特別麻煩的事情。”
“這些天梯行進路線當中......有舊曆前朝的麼?”吳星又問道。
包達略顯意外的瞥了吳星一眼,這才沉聲答道:“也有,只是文獻記載殘缺不全,或許有以偏概全之嫌。”
見眾人都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包達稍頓了頓便繼續說道:“天梯及其中遺蹟作為天廷的一部分,維持目前這種行進狀態的存在時間已經完全無從考證,只知道在先聖時期天梯就已經飄浮於星落大陸之上空。根據蒐集到的方誌以及通志來看,天梯的行進路線應該是每年都有所不同。甚至還有野史記載了共同擁有同一條河流的兩個村莊商議來年分配水源灌溉的多寡,以天梯當年經過各自祠堂上空的巨石碑數量而定,而沒有天梯巨石碑經過祠堂上空的年份則由兩個村莊平分引流灌溉的權力。為此,這兩條村莊還互派了村民到對方的祠堂望天觀測並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