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東方夢工廠> 第三百一十八章 市值百億的香港置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八章 市值百億的香港置地 (1 / 2)

一秒★小△說§網..Org】,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婉拒了卲逸夫提議,金庸以笑聲化解尷尬,他最關心的還是王子凡收購動向,如果能率先報匯出來,對他的報刊來說無異於一場翻身仗,畢竟《明報》主攻政、經訊息,琢磨片刻,見王子凡表情穩定,笑容滿面道:“聽說你計劃將香港電燈集團分拆上市?”

王子凡點頭道:“有這個打算!”

卲逸夫暗自驚異,香港電燈市值百億以上,分拆上市對王子凡來說絕對是大大的利好,看來要不了多久,這小子腰包就要暴漲幾倍。

金庸卻皺起眉頭想了一會,王子凡想要在分拆上市行動中獲利,前期必然會投入大量資金,手裡沒錢,又如何收購其他公司,股壇狙擊手也難為‘無米之炊’,嘆道:“可惜了啊!我聽說李嘉成最近對英資集團虎視眈眈,幾大豪門聯合在一起,肯定有大動作!”

王子凡微微一笑,這些對金庸這一檔次的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秘聞,但對他來講,實在算不上什麼,早在幾個月前怡和掌門人凱瑟克就找他請教阻擊‘四大家族’秘訣,並且依照葫蘆畫瓢雙雙增持怡和與置地集團,說白了,就是防止華人財團乘火打劫。

卲逸夫心中一動,笑道:“看來你也有想法!”

金庸緊盯王子凡,同樣等待答案,以前香港是英資集團的天下,不過最近幾年,大規模收購戰頻發,包於剛收購九龍倉、李嘉成收購和記黃埔,王子凡收購香港電燈,全都是市值百億以上的大集團,他們已經錯過三次,這第四次說什麼也不能再當看客。

“是啊!”

“怡和?”金庸壓抑許久說出這兩個字,卲逸夫聽了,也忍不住揚眉,有句話叫未有香港,先有怡和,可見怡和集團影響力。

“差不多吧,這次目標是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集團!”王子凡並沒有隱瞞,如果能吸引卲逸夫、金庸站在他這邊,就不用擔心後院起火了,扶持嘉禾事件就足以說明李嘉成開始在身邊摻沙子,卲逸夫旗下的TVB,金庸名下的《明報?集團,恰好能掣肘他名下的佳視和《蘋果日報》!

香港有兩個置地集團,一個是華人置業,另一個就是怡和系的置地集團,前者是華人家族創辦,後者是怡和洋行核心資產。

怡和洋行1832年在廣州成立,創始人是大鴉片商渣甸與馬地臣,香港開埠後的1841年,怡和將總部遷往香港,是19世紀香港四大洋行之一,後來經過一系列明爭暗鬥,凱瑟克家族勝出,前後共有5人擔任怡和大班,該家族控有怡和10%~15%股權,為第一大股東,怡和也由此被認為是凱瑟克家族的基業。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置地控股、置地公司、香港置地,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物業投資、管理及發展集團之一,其優質商用及住宅物業遍佈亞洲各地,公司歷史可追溯至1889年,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地產集團之一,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於百慕大註冊成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擁有高階上市地位,並在百慕大及新加坡擁有第二上市地位,集團的資產及投資由香港置地集團公司於香港管理,置地公司是怡和集團成員之一。

其優質商用及住宅物業遍佈亞洲各地,在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集團擁有及管理達500萬平方尺之商用樓面,其租戶為金融服務及相關行業的客戶,在新加坡,置地公司擁有濱海灣金融中心及OneRafflea等多個大型發展專案的重大權益,樓面面積共約200萬平方呎。

據王子凡瞭解,目前怡和系包括怡和集團、置地集團、牛奶國際和文華東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擁有中區黃金地段大廈物業、國際一流酒店、百餘間超級市場及精品零售連鎖店等,全系論控股地位,怡和集團最顯;若論資產,則置地集團坐大,故而怡和系又稱怡置系。

竟然怡和洋行!卲逸夫倒吸一口涼氣,作為老輩人物,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怡和影響力,這簡直就是挑戰半個香港!

金庸闇自沉吟,分析道:“現在的怡和市值跌至30億,的確是下手好機會!”

卲逸夫忍不住道:“怡和市值大跌,但怡和系還擁有眾多上市公司,凱瑟克家族又怎會坐視別人收購怡和洋行旗艦集團!”

金庸辯不過,心中還是不以為然,王子凡又不是一個人,他背後還有眾多華人財團支援,還有李嘉成也是,包於剛、鄭欲彤、許視勳,那一個不是老牌家族代表人物!如果大家都對置地感興趣,不要說凱瑟克家族,就是把怡和系股東全都綁一起也不夠看!

香港地產,華資稱雄,這就是香港地產業現狀,七成以上的地產公司都屬於華人創辦,再拿下置地,英資在地產行業中就失去支柱,對香港商業格局影響很大。

卲逸夫下意識問道:“阿凡,你打算什麼時候動手?”

“這要看時機了!”王子凡曬然一笑,他又不是棒錐,為了拉攏示好把老底都說出去,準確時間對他來說稱得上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打個比方,如果讓他只對李嘉成一夥收購日期,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這夥人吃個大虧,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說的也是,這麼大的收購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卲逸夫老臉通紅,真是難以想象,這麼幼稚的問題竟然是出自他口!

……

酒宴散去之後,王子凡告別卲逸夫、金庸,回到包間又和洪金保、程龍、元滮聊了一會,因為元滮片酬遠低於預期,《快餐車》成本控制到800萬,程龍除了拿200萬片酬外,還有5%的香港票房分紅,本來三兄弟提出的日本票房分紅,被王子凡一口拒絕,最後變更為香港票房分紅。

接下來幾天,王子凡一邊工作一邊關注置地集團動向,他想在美國之行前開啟一個突破口,方便他在美國遙控指揮,這也是他跟趙蕥芝說忙一陣再去的原因。

其實香港爆發危機之後,凱瑟克就想將怡和核心資產轉移至海外,香港電燈集團、置地集團都在他處理名單上,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加上出售香港電燈之後,怡和財務好轉,這才沒有急著拋售置地集團,打算待價而沽,怡和這種不信任感還要追朔到大陸解放時候。

新中國成立後,怡和在華資產損失在1000萬英鎊以上,這在當時是一筆浩大的數目,所以怡和高層一直對共產黨政權持戒心,奉行“獲利在香港,發展在海外”的方針,海外分據點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20世紀70年代,大陸頻頻丟擲收回香港話題,怡和對香港信心渺茫,大力拓展海外業務,收購英國怡仁置業、夏威夷及菲律賓糖廠、中東TTI石油和南非雷民斯公司,雖然計劃很順利,但戰線太長,回報率低,資金枯竭又不得不出售,而此時的香港,華資財團趁勢急劇擴張,怡和這隻老獅子愈顯沉沉暮氣,漸不敵這批虎氣生生的華南虎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