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佳藝電視臺倒閉之後,香港就只有無線、麗的兩家電視臺,開啟電視機,無論觀眾如何挑剔,都只能收看這兩家電視臺節目,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放一頭豬也會有人收看,呆在家裡沒別的事,睡不著覺只能看電視消遣。
在此之前,香港的長篇劇集大都是圍繞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展開,題材始終離不開那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彈丸之地,即使偶有拓展,也往往侷限在奇情武俠的範疇,雖說以民國時代舊SH為背景的影視劇如今比比皆是,但對於現在只有十年發展史的港劇來說,這尚是一塊未經開墾的“處女地”。
因此《上嗨灘》一開播,收視率就已經有保證。
第一集的開場,是夜幕下一些紅燈酒綠的招牌,昭示著SH的繁華。
招牌上的名字有“百樂門”、“樂宮舞廳”、“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大華餐廳”、“新新公司”、“RITZ”,這些都是當時知名的娛樂場所、百貨公司、酒店、餐廳,襯托出十里洋場,車水馬龍,大SH花花世界。
因劇組條件所限,不能拍下實景,只好用幾個招牌代替,雖然意境也算表達出來,但多少還是差強人意,實乃王子凡的無奈之舉。
第一個出場的角色是丁力,也是本劇的第二男主角,因為剛開機時老是緊張,臉上用絡腮鬍掩飾,他挑著扁擔去賣水果,裡裡外外看清都是窮人一個,看著前面駛過的豪華汽車,眼裡又露出貪婪、羨慕的光芒,顯然,雖出身貧寒,但丁力嚮往那樣的生活。
或許有人要問,丁力為什麼一開始是個擺攤賣水果的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的偶像,上嗨灘的大亨馮敬堯,以前就是賣水果的,劇中人物雖都為杜撰,但當年上嗨灘最有名的青幫大亨杜月笙,可確實是賣水果出身
接下來男主角許文強出場,從北平坐火車到上嗨,他拎著簡單的行囊,剛從走下臺階的腳步開始,配上懸疑的背景音樂,旨在烘托人物出場的神秘感,是導演慣用的拍攝拍法。
還沒等丁力開賣,那邊就打起來了,商販們趕緊紛紛躲避,一個被追殺的人慌不擇路,撞向挑著水果離開的丁力,水果全掉在地上,暴力的街頭,慌亂之中,丁力與許文強不期而遇,螢幕定格,跳出片頭字,監製邵正強、編導邵正強、執行導演王子凡,編劇王子凡……
主題歌隨即響起。
聽著《上嗨灘》純音樂,觀眾們都鬆了口氣了,劇集開始不到兩分鐘,就讓人慾罷不能,很快畫面開始播放,兩撥人拿著斧頭、短刀打打殺殺,街道行人紛紛躲避,血腥的畫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展現,讓人目不暇接。
打殺結束,獲勝的暴徒紛紛離去,行人不知從哪個角落湧出,四散奔逃,街道上冷冷清清躺著十四具死屍。
鏡頭一轉,丁力滿臉鬍鬚,寒酸邋遢,文強則略顯清瘦,標誌性的白圍脖映入眼簾,凸顯其知識青年的本色。
丁力與文強初見。
丁力:“你不像是本地人。”
文強:“是呀,我是來找朋友的。”
丁力:“對了,你朋友住哪?”
文強:“霞飛路5號。”
丁力:“有錢人的地方,不過,那兒剛剛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