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甲骨文確實有公佈公司每個季度的盈利情況,只是拉里埃裡森沒想到,鄭焱竟然關注過,而且聽那意思,對於甲骨文目前的股價,鄭焱也有所瞭解。
在此之前,拉里埃裡森一直是個極度自信的人,甚至是有些自負,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可是今天與鄭焱的談判,他突然覺得事情有些不受自己控制了。不過,冥冥當中,拉里埃裡森好像又抓住了什麼。
“鄭焱,想必在此之前,你已經有了投資甲骨文的想法吧?”
拉里埃裡森想來,鄭焱對網際網路相關產業有興趣,關注甲骨文並不算奇怪,可是問題就在於鄭焱關注的太過詳細了,拉里埃裡森突然覺得自己又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
鄭焱也明白,自己透露的資訊有些多,因此讓拉里埃裡森對自己的意圖有所察覺,為了拿回談判的主動權,補救道:“不錯,自從上次在萊昂納德家裡見面之後,我就有了投資甲骨文的想法,所以一直以來都在關注甲骨文的情況。”
“可是你也知道,在此之前,甲骨文一直都是納斯達克的明星企業,想要投資,涉及的資金非常龐大,因此我一直都在進行考察。”
“透過這幾個月的考察下來,我對甲骨文的興趣依然還在,但是我也不能不考慮其中的風險。”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一句話,我對投資你公司非常有興趣,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價格要合適。
鄭焱知道,雖然自己把話圓了回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自己既然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對甲骨文進行考察,那麼興趣肯定不是一般的大,而自己對甲骨文的興趣就是拉里埃裡森最大的談判資本。
所謂多說多錯,不說不錯,鄭焱說完之後,端起酒杯喝了口酒,以掩飾自己的心虛。
其實鄭焱自己也忽略了一點,除了他以外,沒人能夠斷言未來甲骨文的發展。放眼整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幾千家,今天被無數人看好,明天就迎來破產清算的公司不在少數。
鄭焱因為知道甲骨文的潛力,嘴上雖然說著風險很大,但是潛意識裡已經忽略了這次投資存在的風險。而在拉里埃裡森看來,鄭焱進行的風險評估完全合情合理。其實不僅僅拉里埃裡森這麼覺得,一旁的萊昂納德和比爾米勒同樣這樣認為。
拉里埃裡森心裡也有些糾結,其實在他心裡,鄭焱並不是這次最合適的融資物件。目前甲骨文的市值已經下跌了接近百分之四十,如果有家國際知名的投資機構進行融資,那麼無疑會給光大投資者信心,藉此促使股價回升。之所以選擇先和鄭焱交涉,只是因為鄭焱對網際網路產業的興趣。甲骨文畢竟是拉里埃裡森的心血所在,如果出讓股份的價格太低,心裡難免有些不甘心。
在來紐約之前,拉里埃裡森已經聯絡過幾家融資機構,只不過價格都不能讓他滿意,所以才趁著思科上市的機會來碰碰運氣。
“鄭焱,我承認你說的都是實情,但是還有一點,在此之前,甲骨文的盈利狀況一直非常不錯,這次的危機只是因為甲骨文擴張的腳步太大了一些,相信這次危機之後,甲骨文一定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目前甲骨文可以說已經完成了全球擴張的計劃,接下來就是收穫果實的時候,起碼以後不需要承擔擴張帶來的風險。”
拉里埃裡森一直認為甲骨文危機的出現是因為擴張的太快,但是隻有鄭焱清楚,甲骨文最大的問題在於管理人員。雖然拉里埃裡森是甲骨文的創始人,但是說起來還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對於企業管理並不擅長。
因為擴張太快而導致資金出現問題,看似是資金的問題,實際上是人的問題,因為拉里埃裡森沒有做好預算,只是無限制的擴張,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局面。當然,鄭焱知道,拉里埃裡森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很快就會有所改進。
“拉里,我不防給你透個底,如果是融資兩億美金換取甲骨文公司百分之十二的股份,那我是可以接受的。相信我,我對甲骨文的瞭解比你想象的要多。”
拉里埃裡森看到鄭焱臉上有些詭異的笑容,心裡突然有些不安。
根據歷史的發展,甲骨文公司因為這次的危機,曾經誇張它的金融狀況,誤導民眾以抬高其股價,最後反而導致甲骨文的股價一路下跌。最後更是進行了一次耗時長久的官司,雖然最終和解,但甲骨文也付出了兩千多萬美金的賠償。
鄭焱不知道現在是否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但是有一點鄭焱可以肯定,哪怕甲骨文前兩個季度的財務報表沒有誇大的成分,拉里埃裡森也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打算,畢竟甲骨文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面對股價的持續下跌,拉里埃裡森肯定坐不住。
“不,鄭焱,你要知道,如果是這個價格,我想會有很多融資機構願意對甲骨文進行融資。我雖然相信你的資金實力,但是你的加入並不能為公司造成輿論上的影響,對公司股價的回升也沒有幫助。”
雖然之前聯絡的融資機構所給出的價格還要低於鄭焱的報價,但是都能在一定層面上影響投資人對甲骨文的信心,兩相比較,拉里埃裡森並不覺得鄭焱是個好選擇。
鄭焱也清楚自己的短板所在,如果石油期貨的投資已經結束,那麼鄭焱肯定不會讓步,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拉里,我最多可以融資兩億五千萬美金,這個已經是我的底線,如果你還是不能接受,那我只能說聲抱歉了。”
“好吧鄭焱,希望我們合作愉快。明天如果有時間,我想介紹一位朋友給你認識。”
拉里埃裡森最後還是答應了鄭焱的條件。
至於拉里埃裡森說的朋友,鄭焱雖然有些好奇,但是並沒有多問,反正明天就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