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個屁!百年的絕對不可能飛昇,就算直接吃了飛昇丹都不行。”大明在那兒給張樂道潑冷水。
“啊?為什麼呀?”張樂道瞬間就不開心了,他當時確實想著如果自己百年內的能飛昇,到時候再想辦法解綁了大明,這天地還不任自己逍遙。
“經過卡都第一實驗室的數百年研究分析,靠自己飛昇的極限是二百三十一年零五個月,絕對不可能比這更早。”
“……那加上飛昇丹呢?”
“一百一十一年零三個月!”
“……那飛昇丹為何敢叫飛昇丹!”
“張樂道有些不爽了,這個飛昇丹明明叫做飛昇丹,竟然還不是立地飛昇。”
“飛昇丹對服用者要求極高,渡劫以下服用不出意外,瞬間爆炸……”
張樂道感覺自己再次絕望了,那自己還一天換命換個球啊!修仙不能長生,自己還修個屁的仙。
辭別婆婆二人就在屋外的樹上,自己尋了個地方修煉了起來。
張樂道雖然這麼說,但依然好奇地開啟了那本功法。
開篇第一句話:
“玄以就非,氪以改命,財侶地法,天賦後行。”
“誒?哈哈,這句話我喜歡。”張樂道看著開篇第一句,不禁樂了,正好自己有的是錢。
“夫修道也,逆天而行,順勢而為,天賦、財富、道法、道侶,道場甚至冥冥之中的氣運與機緣,缺一不可!自天地初開,有史記載以來,天賦從來都是決定能否踏上修仙大道的准入門檻。”
“平庸之人數年苦修難抵天賦卓佳之輩一朝頓悟,故各宗門收徒,極其看重天賦。
古天道盛行之時,功法多編纂的晦澀難懂,一方面是因為功法不成體系,也無能人窺其真意,化繁為簡,後輩多照本宣科,拾人牙慧;另一方面,這麼做用來篩選天賦、毅力上佳的弟子,可以用最少得資源和心血,培養最多中堅力量,這樣才能在人吃人的古修世界立足;另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用於拉開修道之人與普通人的距離,穩固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才能讓更多的普通人為他們心甘情願的當牛做馬。這就造成了,古修時代普通人把築基期以上修士都稱之為仙人的情況,並沿用至今。”
張樂道看到書中論述,簡直鞭辟入裡,直指弊病。古修時代確實是個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時代,踏上築基就一步登天,成為高高在上的仙人,為萬人敬仰。
“吾觀古天道功法,繁雜的仙術、手印中充斥大量花哨、唬人或追求好看的成分,不能領悟其中真意之人多被這些雜質所擾,錯以為仙途多遄,而領悟之人,多敝帚自珍,不願公開
這就造成了古天道始終只是少數人鞏固權利和地位,壓榨普通勞苦大眾的手段。”
“數萬年前,南華老祖橫空出世,破舊立新,花費數百年心血,集百家之長,取精華棄糟粕,修剪繁枝贅葉,終成新天道,並將新天道大意廣為傳之,自此開啟瞭如今這個修煉盛世!天不生南華,萬古長如夜,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張樂道以前對這個南華老祖只有一個模糊的認知——南華老祖乃是天縱奇才,推翻舊天道,創立新天道,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
如今他才對這個南華老祖有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按理說他當時已經站在了神州的巔峰,整個天下幾乎無一合之敵,他根本沒必要花費數百年心血,開創造福“凡人”的新天道!可他這麼做了!張樂道雖然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是個精於算計,奸詐狡猾的商人,但對於這位足以留名萬世的老祖,同樣是敬佩萬分。
推行新天道,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絕對不簡單!南華老祖當時縱然是神州最強者,可新天道與舊天道的爭鋒過程中,需要觸動多少保守派的既定利益,其中會有多少誤會、辱罵、刻意陷害、抹黑,甚至從未停止的決鬥和暗殺,其中辛酸滋味,數萬年後的今人怕是難以理解分毫。
“大丈夫當如此!”張樂道手捧著書,久久呆滯。
“天賦其實是個籠統的概念,古今分類都極其模糊,在我看來,其中應該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經脈體質和心性悟性。”
“有人天生經脈寬敞,元氣執行暢通無阻,經脈厚實也能承受更強元氣的衝擊,更快的擴張丹田,儲存更多的元氣。”
也有人體質特殊,先天與某種天道契合,修煉吸收元氣的速度都遠比正常人快。這兩種都是常規意義上的天賦異稟。”
“另外有一些人,心性毅力絕佳或者悟性奇高不過體質一般,這類人通常也會憑藉自己的努力,在修煉一途上成為萬人之上的存在。這兩類人並不被大多數人看好,但其中也不乏超級強者存在。”
“元嬰之前,主修丹田,靠體質和經絡;元嬰之後主修識海,靠功法;大乘之後主修天道靠悟性;而整個修仙全程都需要不錯的心性和強大的毅力。所以,修仙是一門大學問,豈能被那些黃口小兒一言以蔽之?”
張樂道越看越覺得這本書寫的相當有道理,而且自成體系。
“易天改命之法,也非我獨創,很多宗門或多或少或好或壞都有一些後天補足先天之法,我同樣博採眾長,幾乎搜刮了整個神州的所以相關法門,終成《易天改命》。”
“元嬰之前,體質問題不能改變,只能憑藉大毅力或者功法爭渡,但元嬰之後,元氣蛻變為真氣,後天之氣重新蘊養先天元嬰,在此過程中,體質經絡便有機會重新塑造,只要資源夠多,塑造出來的體質幾乎可以強大到無上限。”
“哦?無上限嗎?”張樂道摸摸下巴,不知道究竟怎麼個無上限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