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天下有武夫,有練氣士,還有修行者。
其中三教中人不屬於其中,但是三教之外的人們大部分都屬於這三種,不過還有許多的刀客,劍客。
刀客之中,當屬五十年前就縱橫江湖的刀法巨匠劉青為天下人追捧的目標,一身刀法與刀意無人可敵,無敵江湖二十餘年,那時候江湖上人人練刀,刀客如雨後的竹筍般,蜂擁而出。之後劍客當中,橫空出世一位李太白,出世之戰就是一人一劍遊歷蜀地,殺盡賊寇,聞名江湖。
而後一位少年成名的天縱奇才,一位成名已久的江湖前輩,相遇了。
後輩挑戰江湖前輩,在江湖司空見慣,往往都以後輩失敗,前輩繼續保持著崇高的地位而告終。
一人用劍,一人用刀,江湖之上一時之間興起了一場刀劍之爭。
李太白出蜀地之後,仗劍遊歷大明北部,終於找了劉青,沒人知道兩個人究竟打了幾場,總之大明北部的一座大山在那段時間裡面,憑空消失不見。
在之後,劉青封山不出,李太白一人一劍,御劍過錢塘江,從此之後,江湖上刀客銷聲匿跡,劍客多如牛毛。
不用多說,自然是李太白贏了這場刀劍之爭。
在那之後,江湖有好事者,名列出一個天下十人的名單。
第一人自然就是那戰勝了劉青,御劍過錢塘江的李太白。劉青輸給了李太白,但是一身的刀法與刀意不容小覷,排在第二。第三人乃是一掌拍碎天門的武當老道長,獨創的太極現在是武當山的修行功法。第四人就是那僅僅憑藉自己一雙拳頭單挑北齊江湖的武聖,顧愷之。
第五人,是那個不願早早飛昇的龍虎山老天師,一人鎮壓了武當山一個時代,好在最後武當老道長有了一掌拍碎天門的壯舉,這才壓過龍虎山一頭。
拍在第六的乃是龍虎山的外姓大天師,黃文。沒人知道他為何被排列在第六。
鎮守天南關的名將,位列大明四大將軍之一的關天南第七。
第八人是那個對世道極為失望,隱居山林的讀書人,鄭懷先。
第九人是一個喜愛算命的老道人,不過與地藏一樣,沒人見過他。
第十人就是那皇宮裡面的高力士,號稱萬人敵的宦官之首,以曾經擋下針對明皇的七十五次刺殺而聞名於江湖。
劍客李太白,刀客劉青,武當老道長,武聖顧愷之,龍虎山飛昇老天師,龍虎山外姓大天師黃文,鎮守邊疆大將關天南,鄭懷先,算命老道人,掌印司太監高力士。
這十人便是百年來的江湖。
明皇今日沒有與楊貴妃待在一起,而是在高力士的陪伴下,坐在玉華行宮的觀星臺上,與姚道衍一起煮茶歇息。
一杯熱茶入肚,明皇感受著茶水的美味,對著自己的老師說道:“先生,這茶水的滋味真是不錯。”
姚道衍放下手
中的酒杯,拿起桌子上的佛經,看也不看眼前的皇帝,“陛下,您要是真的無話可說,或者是顯得沒事,還不如擔心一下那位武聖會不會見過四小子之後,一怒之下,來到這裡,將您打個半死。”
明皇坐在那裡,對於話語談及的四小子十分厭惡,一臉的嫌棄,但是好在一瞬間就恢復如常,靠著椅子上,“先生說話總是那麼讓人傷心。”
姚道衍只是微微一笑,倒是對此沒有解釋,不斷翻閱著佛經,一旁的高力士眯著雙眼,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醒著。
“陛下害怕了?”
明皇拍拍自己的龍袍,沒好氣道:“朕是誰?會怕他一個顧愷之,可笑。”
姚道衍用餘光看了一眼明皇,輕聲說道:“陛下,你要不將手裡的那串進貢而來的白玉茶杯放下,拿在手裡,用力握緊,多疼。”
被拆穿的明皇嘿嘿一笑,將手中的茶杯放下,“那可是一人單挑了北齊江湖的武聖,誰不怕。”
姚道衍一手拿著佛經,一手拄在身後的地上。看了一眼天上的白雲,“陛下可是天子,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陛下大可放心。”
說話間,也不知是有心或者無心,姚道衍看了一眼身邊閉著眼的高力士,高力士站在那裡,嘴角微微上揚。
明皇聞言,心情大好,連連稱讚,“先生不愧是先生,這道理懂得多。”
姚道衍起身,對著明皇說道:“陛下還是移駕御書房,國事繁多,老臣就不送了。”
這是趕人的意思了,明皇站起來,捲起自己龍袍上的袖子,果然見過了先生,再困擾的事情,也就不算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