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劉青敗於李太白,歸隱山林之時,曾經有一位少年初入江湖。
這個少年初入江湖便聽說了李太白的事蹟,一心向往,如此一來也堅定了這個少年混跡江湖的決心。
可惜的是,少年練武資質並不如何,家世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小人物很快便埋沒在江湖的浪潮之中,再無半點波浪。
可是少年沒有放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在江湖當中,勤學苦練,慢慢的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子,成為了今天的顧愷之。
在成名之後,顧愷之曾經邀請李太白來鐵桶比武,兩人點到為止。
顧愷之贏了,可是李太白也沒有輸。
在武道一途,顧愷之勝過了李太白。
可是在劍道之上,李太白依舊是天下第一。
在那之後,顧愷之親自送李太白走出鐵桶關,以晚輩禮對李太白拜了三次。
李太白在走出鐵桶關之後,大笑三聲離去,“我輩江湖人!”
只可惜當時周圍沒有一個人聽到這樣的評價。
顧愷之此生不敬天,不禮地,唯獨敬重李太白。
“春秋百年,蒼生入烘爐。鬼谷,你說老夫要是將你宰了,是不是對這天地有大功勞?”
鬼谷老人微微一笑,對於顧愷之的言語毫不在意。春秋當中,或者說在春秋結束之後,那些春秋遺民,有哪一個不想這般如顧愷之一般,殺了自己。
他們恨不得將自己萬刀凌遲而死,死後再鞭屍,可能這般也無法消除他們對於自己的恨意。
只是長陵一戰,鬼谷老人便曾經用計坑殺降卒三十萬,致使現在的長陵平原之上,寸草不生,萬物不見蹤影。
“老夫要做的事情,豈是你可以理解的。”
顧愷之瞥了一眼鬼谷老人,問道:“你要是在攔著老夫去往梁王府,那麼我真的會將你打死在這裡。”
鬼谷老人也不繞圈子,直接說道:“攔住你,我是不行,不過老夫要與你做一樁買賣,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說來聽聽。”
與一個極為講究做事情公平的鬼谷老人做買賣,顧愷之是第二次。當年第一次與眼前這個老人做過一樁買賣,那次的買賣徹底改變了顧愷之的江湖之路,這也是為何顧愷之願意停下來與眼前這個老人說些“廢話”的原因。
“你放過趙安,老夫給你挑選一個與你實力相當的對手?”
顧愷之做事情與鬼谷老人一樣,也講究一個“公平”,只不過這個“公平”對於江湖人士來說,不是那麼的公平。
在鐵桶關之內,任何人與顧愷之比武,顧愷之都不會要他們的性命。可是在鐵桶關之外,顧愷之出拳,不問勝負,只分生死。
在鐵桶關之內,有人與自己比武,那是提攜江湖後輩。
可是到了鐵桶關之外,你們這些老夫的手下敗將,活著就是這座江湖的拖累,還不如死去。
深知顧愷之行事風格的鬼谷老人既然敢在顧愷之前行道路上攔下顧愷之,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解決辦法。
“實力相當的對手?是誰?”
顧愷之對於鬼谷老人說的話來了興致,主動開口詢問。
自從躋身仙人境之後,顧愷之便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了。
鬼谷老人看見顧愷之的樣子,便知道自己今天提出的條件,有了成功的可能。
“不是現在,可能是將來的某一天?”
顧愷之輕笑一聲,“將來的某一天?是不是等老夫飛昇之後,才會有這樣的人?那老夫現在答應你作甚!”
“放心,不超過五十年,甚至可能更短,這個人便會出現。”
顧愷之搖搖頭,顯然這位武夫對於鬼谷老人的安排很不滿意。
鬼谷老人知道顧愷之不會答應此事,“怎麼,你顧愷之就這麼等不急了?”
顧愷之笑了笑,雙手拂過自己的鬢角,微微一嘆,“老夫在江湖之上等了三十餘年,也不見一個人可以戰勝老夫,再等上五十年有如何。”
這次輪到鬼谷老人有些糊塗了,你顧愷之都這麼認為了,為何有不答應自己的提議,你顧愷之到底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