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享立時提上一柄三首吞口環刀,刀口迸發著比人的寒光,刀背上雕刻著睚眥,面目猙獰,彷彿下一瞬就能張開血盆大口,衝向敵人,將對方生生撕碎。
孫權讚道,“好刀。”
太史享擺好陣仗,“這是家父特地為某打造的刀,君侯,得罪了!”
說是得罪了,可太史享的眼神裡可沒有半分歉意,只有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孫權的不屑。
他方才在高臺之下已經看過孫權對戰麾下諸將的局面,孫權身姿矯健、步法穩重,出手果決,招式精準有力。
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年少的君侯,畢竟剛見到孫權的時候,此人看起來更像是一位喜歡附庸風雅的世家子弟。
但即便如此,太史享也沒有真的把這位君侯放在眼裡。
他自小就跟從父親太史慈住在軍營,武藝也是太史慈親自教導的,每日陪著他練武的都是在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大將。
所以如今不過是二十出頭的他,單論武藝也是佼佼者,除了父親太史慈以外,還沒有哪個將領能贏過他的。
連太史慈也道,若是再過十年,太史享的武藝必然能在自己之上。
孫權回禮道,“少將軍不必留手,武藝比試要竭盡全力方得意趣。”
聽到此話,太史享也不再留手,率先出招,三環刀揮出一道凌厲的刀風朝孫權而去。
孫權雙戟交錯,一個錯手,四兩撥千斤地避開了太史享的奮力一擊,同時出右腳,對著太史享的腰部踢去。
太史享立刻閃身避開,使用刀法進行了第二輪攻擊。
校場之上,三環刀與雙戟交替碰撞,發出陣陣清脆的金屬撞擊聲。若論力量,太史享的招式犀利異常,每一道都帶著破空聲,便是旁觀的人也能感受到強大的壓迫感。
但孫權面對上如此強大的壓迫力卻罔若無物,一手雙戟在半空之中掠出道道身影,瞬間封住太史享的攻勢,無數的刀光和火花在空中交織翻飛,矯健的步法揚起陣陣塵埃瀰漫在空中,形成一幅壯觀的畫面。
太史享很快就感到不對勁了,明明幾個回合就能結束的戰局,此時他卻沒辦法找到能夠一擊制敵的辦法,從孫權的防守和進攻之中,他竟然沒法找到對方的破綻。
而坐在臺下觀看的太史慈也看出了端倪,“君侯武藝秉承伯符卻更善守,一手以退為進,比伯符用得更爐火純青。”
孫權身上滿是故人之姿。
遙想他們也是這樣相戰於神亭,霸王槍與手戟大戰三百回合,戰甲也歪了,手戟和霸王槍也從手中滑落了。
戰刀後來,二人索性脫了戰甲,赤膊上陣,拼殺拳腳的功夫,最終戰至黃昏,力竭躺在地上,連頭髮也散了。
可最終二人看著彼此,卻忍不住大笑起來。
這世上能有勢均力敵的對手,是何等酣暢淋漓的事情。
身邊的武將還在感慨,“少將軍果然英武,如此下去,不出二十回合必分勝負。”
太史慈道,“的確也快分出勝負來了。”
太史享看似攻勢迅猛,打得孫權節節敗退,但實際上卻並沒有真正對孫權造成任何有效的威脅,反而因為竭盡全力的比拼,消耗了大量的體力。
而這樣持久的戰局也令太史享有些意外,他本想三十個回合之內拿下,卻沒想到已經比試了將近百個回合,他依舊沒能獲得戰局上的優勢。
高臺周圍爆發出陣陣歡呼聲,這場比試無論結果如何,對於軍營中大多數的人來說,都已經是極其精彩絕倫的對戰,許多人此時看向孫權的眼神都開始發生了變化。
從輕視到欣賞,甚至充滿了崇拜和欽佩。
畢竟無論在哪個時代,人的本性都是慕強的,對於和自己實力相差不遠的人來說,或許會有不甘、羨慕嫉妒,可對於實力遠超自己的人,人都只會有崇敬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