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原版和珅,他做官幾十年,所貪得的金銀財寶可能是在整個五千年曆史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財富。
據傳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在查抄和珅府邸之寸,抄的銀子數量達到了驚人的八億兩,也就相當於鼎盛時期,清朝十五年的全國賦稅。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和珅,都是一種“小看”的恥辱。
但是,作為和珅的主子,乾隆皇帝就一點都不知道他的貪汙行為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很明顯,和珅的貪汙,是由於乾隆皇帝的縱容。
乾隆之所以會一直縱容和珅,背後的原因,也很現實。
乾隆皇帝自始至終都有“肉爛了,還在鍋裡”的想法。
有句話說的好,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封建時代,所有的銀子,在名義上都是皇帝的,甚至就連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皇帝的,生殺予奪,全都皇帝一人說了算。
和珅貪了那麼多,乾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之所以沒處理他,不過是想讓和珅暫為代管一下罷了。
要真需要的話,乾隆皇帝可以隨時將其拿回來,給自己用。
按照現代人的說法,乾隆皇帝是將和珅當成了洗錢的人型機器。
一大堆見不得人的貪汙贓款,經過和珅這麼一洗,瞬間就變得乾淨了。
因為,在清朝的那個時候,沒有貪官向海外潛逃一說,和珅也不可能憑空將貪汙所得的金山銀山,秘密轉移到海外的銀子。
所以說,即使是和珅貪汙再多的錢,也只是藏在自己的家裡面。
戶部.國庫的銀子,不是那麼好拿的,有百官盯著,但是,和珅私人的小金庫,乾隆皇帝想用就用。
反正就算是肉爛了,都還是在鍋裡面,和珅貪汙的再多,到頭來所積攢的銀子,還是乾隆自己的。
作為,從皇帝的角度來看,明晃晃的從百姓的身上,搜刮錢財,肯定會引起大家的強烈不滿。
而借貪官之手的話,百姓的怨恨,更多的是發洩在貪官身上,對皇帝的形象損害不大。
等到民怨沸騰之時,皇帝本人,只需要象徵性地把民憤極大的貪官處理了,就可以平息百姓們的憤怒,得到百姓的頌揚。
最妙的是,還可以將贓款贓物,收繳到自家的小金庫裡面,私用。
這樣一來的話,對於皇帝本人來說,簡直就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
後來,歷史的程序,血淋淋的事實,也證明了,乾隆皇帝的判斷和抉擇是多麼的正確。
見自家親弟弟和琳如此,和珅忍不住嗤笑出聲,沒好氣道:“放心吧,你家哥哥也不是吃素的,他想要讓我背鍋,我還想要他的皇位呢!”
“嘿嘿,不到最後一刻,鹿死誰手,誰能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哥你說笑了!”
和琳這邊,聞言。卻是笑不起來,擔憂的說道:“那畢竟是皇帝啊!”
“皇帝又如何,拋開他皇帝的那層皮,他不過也只是個普通的凡人罷了!”
和珅冷冷的一笑,其身上猛的升騰起,一股子絕頂江湖高手,才有的強大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