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回來啦!買螃蟹的船回來了!”
眾人的心緒被李易穩定下來,慢悠悠吃飯時,小機器人那特殊的聲音響起。
它在一張張桌子周圍轉來轉去,聽到它的動靜,心情莫名其妙地會好上許多。
李易長出口氣,放鬆,遊艇下次再去速度會更快,熟悉水域情況了。
“當地百姓有了多的收入,本應該給更高價,又擔心那裡的人突然賺到大錢,不思其他。”
李易像對自己說,又似跟旁人講。
“李郎我們知道呢,收螃蟹十斤一錢,你把煤油燈借給百姓,燈油你不要錢。
百姓用自己的汗水賺錢,而非突然尋到得錢之機,便忘乎所以。
民為子,愛子應教子,溺子如弒子。錢財易許,品行難賦。”
永穆公主瞭解情況,定下來的,捉十斤螃蟹給一錢。
一斤螃蟹都是挑大的,到洛陽賣,十錢買不到,差價一百多倍。
李易明明能夠抬價,他偏不,他寧肯搭煤油燈和柴油。
百姓有了燈,晚上更方便捕撈作業,不怕風吹、不畏雨淋。
“鐵路修過去,運河沿途皆富裕。”
畢構吃完飯了,他額外吃掉兩個煮雞蛋和三兩左右的滷羊肉。
李易給他的單獨定量,每天至少吃半斤紅肉,即瘦肉。
其他人李易看各自情況調整攝入,大家非常重視,吃什麼最後都要把李易要求的吃掉。
若哪一天想不吃,比如喝酒,換一換,他們找李易單獨問。
怕死啊,誰不想多活幾年?
“財政要撥款?”李易趁機問。
“看結餘,結餘多就撥,也不打仗了,大唐緩一緩,緩上幾年。”
畢構未拒絕,鐵路好用,他只要有錢,願意往外扔,反正都得花出去。
“明年開始,鐵路沿大運河修,陸路到沔州,修長江大浮橋,到鄂州,向南直下廣州。
陸路的修好了,再修鐵路,分批次來。算雙線操作,還是窮啊,大唐沒錢。”
李易今年能給朝廷湊出來至少五千萬緡的財政收入,在因為他到河南府,額外增加,看情況。
他還是嫌錢少,不夠用,要節省。
“是啊!窮!”畢構最有感觸,賺得越多花得越多。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以前賺的錢不夠花,現在把剩餘的錢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