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的獵戶們聽著、想著,臉上帶著笑容。
他們以打獵為生,往常每次進山,家人都要擔心。
獵人小屋間距遠,有的一天到不了。
深山老林的,哪有那麼的精力建小屋?
主要原因在於沒有組織,大家只是遵守同一個規則。
獵人小屋修建通常由某一個獵人先臨時搭個棚子,後面的獵人到地方看看,再搭一搭。
次數多起來,才固定,有人正好獵物打得多,放進去。
屬於慢慢形成,並非一下子修好。
眼下有組織,後期充足,不止自己這樣的獵人上山,羽林飛騎、十六位的也會跟隨。
再僱傭樵夫、挑夫,把大量的東西送上去。
按照規劃,每隔二三十里修個小屋,星羅密佈的。
裡面說是放狗糧,專門餵狗吃的好食物。
打獵安全,獵物多,收入增加,生活變好。
胡風在旁跟著說:“有個事情先說好,以前野獸傷人、野豬下山禍害莊稼,衙門懸賞。
等獵人小屋群落建完,再出現同類的情況,衙門不懸賞,只下令。
咱們必須出去幫忙解決,拿不到賞金,只有官府表彰。
當然,進山後的獵物歸自己,大家合作的話,按照規矩分配。”
“對,給了好處,得出力。”
“基本上不會有野豬下山,只要小屋往裡面建,我們負責清理。”
“往外趕就行,山上的野味多,不差一部分。”
本地的獵人們紛紛說起來,他們對於懸賞不在乎。
懸賞屬於特殊情況,一般死人才懸賞,衙門不能坐視不管。
獵人小屋乃生活收入的根本,有了屋子,大家聯合收拾大的獵物。
“為了讓諸位能夠更安全,往後的獵人小屋,包括京兆府的,一律配備兩支弩。”
一個聲音響起,眾人瞬間看過去,誰呀?敢給配弩?
“東主。”莊子的工匠默契地出聲。
“李東主!”其他人明白來人的身份,趕緊鞠躬。
“弩給配,卻不準拿走,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