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亮的時候,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小雨。
百姓們早早起來,趕緊吃飯,好去工作。
旬信沒陪同在李易身邊,他忙著指揮工匠分組。
李家莊子新招了兩千零三十九戶莊戶,一律為工匠家庭。
按照戶算,一戶人家未必只有一個工匠。
經過測試,所有人全部合格,包括工匠的家人,沒有問題。
每家必然有一個有證的工匠,手藝有高低,下線合格,最差的木匠也能製作千工拔步床。
有此底子,以後學起東西快。
李家莊子沒工夫慢慢培養連摳榫卯都摳不出來的人,工匠的孩子除外。
李易早上起床前喝了一杯水,身體機能正常,早飯不吃稀的。
昨天有剩的牛肉,正好製作紅燒牛肉,永穆公主愛吃,李易跟著吃,主食大米飯。
結果除了能吃飯的小孩子吃豆腐腦、胡辣湯等東西,李隆基等人與李易吃的一樣。
李易很主動,坐到他們一起,今天保證有事情,躲是躲不掉的。
“易弟,隆擇、廣平昨晚說冬天渤海能否通船?”
李隆基果然有事情問,涉及到渤海。
以前船往那邊去不容易,太遠,打仗打不到,捕魚更不用說。
“有,不清楚現在的一個好的天然港口冬天借不借冰,但那處南邊的地方保證又不結冰的位置。”
李易說著對一個小機器人招招手,小機器人滑過來。
李易調整一番,對著牆投影,地圖出現。
他指著扎魯比諾港的位置,這處距離延吉近,比海參崴近。
大型船隻,適合在海參崴停泊,大唐現在的船隻到扎魯比諾足夠用。
“看,全是山,直線距離一百九十多里,走山路不可能如此簡單。”
地圖上出現一條線,把渤海國的位置連到扎魯比諾。
冬天想運輸東西,繞過新羅的島子。
“咱們的隊伍不好翻山越嶺過去?”蘇頲站起來看牆上的地圖。
張九齡出聲:“告訴大祚榮他們,咱們的船在那裡停著,他們運輸,路上又不是沒有其他部族。
海邊的部族捕魚製作成魚乾,會往他們的王城送,一樣能走。
冬天他們需要什麼東西?又能提供什麼東西?”
張九齡不怕路不好走,別人的問題,他只考慮商品交換。
“這個……”李易皺眉頭,東北的冬天有什麼東西能夠交換?
不下雪還行,下大雪,東西全被蓋住,挖?那就不是雪了,時間越長,凍得越結實。
“松塔估計還有,能打下來,掉地上的被雪蓋住,找不到了。
剩下的是活物,野雞、兔子、狍子、貂、黃鼠狼、野豬、黑瞎子、東北虎……
當地的一種叫飛龍的野雞,其實叫花尾榛雞,這個味道不錯,河北道其實也有,現在還很多。
如果吃燒烤,缺木炭,讓渤海的地方燜出來,用船運回來……
算了,大唐能燒炭的木頭多,比如要修路的洛陽北面,那裡修路砍伐樹木,刨根。
正好拿來製作傢俱、棺材、木炭、硬柴火,不用出一次海運不值錢的東西。”
李易實在找不到好東西,秋天還行,冬天啥啥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