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紅燒肉燉亂七八糟東西的晚餐結束,李隆基等人住進帳篷,今天回不去。
休息的百姓回家告訴家人這裡的情況,帶了剩的飯菜和額外給的糖果。
職守的人點著火把在巡視,不讓別人破壞,當地還有鱷魚呢。
當地百姓習慣了這種階級的存在,同等階級的人,一個人給了對方好處,對方會索求更多。
當階級拉開,高階級的人給低階級的人一個笑容,低階級的人付出了實際的物質,都覺得開心。
窮人請富人吃頓飯,表現得十分大方,回頭可以跟其他人說,誰誰誰跟我一起吃過飯。
故此帶著剩菜和又給的糖果的人回家,會與家人說,我跟大唐的陛下一起吃飯了,看!
這個屬於他們的一種生存需求,精神上的,好在李易不會佔他們的便宜。
不然我這種身份,我到你家把你家的糧食都吃光,你也會陪著笑臉。
按照所謂的理論,人類需求的五種層次,李易會給出前四種。
生理上的為第一種,衣食住行,在大唐沒毛病,該給你的都給你了。
安全方面的,更不用說,在大唐治安特別好,學堂的欺凌都收拾。
至於認同感的感情上的,大唐百姓現在有不認同大唐朝廷的?生孩子給補貼,孩子大一點上學給補貼。
再一個是尊重,什麼是最大的尊重,就是你可以隨時更任何一個身份高的人產生聯絡。
即便大唐皇帝,你受了委屈,你能找到途徑跟皇帝解決,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至少有這麼個渠道。
而大唐皇帝和李家莊子的李東主出外時,到哪裡都請客,跟當地百姓聊天。
最後說是自我價值實現,那你自己的問題了,我不能幫你。
人生五種需求給你四種了,剩下的一步,你應該自己邁出去。
比如說長孫昕,他就實現了,他活得很快樂,他帶著許多人工作賺錢,還給那些人補貼。
這麼說吧,李易有一天想治罪於長孫昕,藍田縣百姓都會迷茫,上前問一問。
百姓要和李家莊子的人說,什麼事情啊?長孫昕可好了,他是造反了不?
屬於給李家莊子面子,換個不是李易出手的情況,朝廷吏部或者刑部下來,百姓能給你堵在那裡。
頂點
李易要抓長孫昕,當地百姓想弄清楚原因,他幹啥了呀?我們覺得他好。
吏部下來,百姓把吏部的官員抓起來,說,你們聽誰的指示要害我們長孫巡查使?
長孫昕實現這個目標了,他現在都能透過李家莊子找到跑到地球另一端的李易。
瑪雅這裡的本地百姓,一瞬間就獲得了前四種,他們覺得值了。
半夜的時候李易被含起來,多虧他沒給永穆公主和小蘭講故事,主要是帳篷沒什麼隔音效果。
“東主,主人,你別生氣,不是我非要喊醒你,是那邊打起來了。”
零三三小機器人對著坐在草墊子上一臉茫然的李易解釋,一左一右,永穆公主和小蘭也起來了。
她倆抱著李易睡,同樣不知道什麼情況。
“慢慢說,我先弄點水喝。”李易正做夢呢,左擁右抱的,醒來後發現跟夢裡一樣。
永穆公主和小蘭的小機器人過來送冰水,晚上顯然不能繼續睡了。
李易拿起水杯喝口:“叫其他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