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馬~鴨~~”八月十四,明日中秋。
人工耳蝸手術一個多月後,小男孩兒焦急地聽著別人說話。
他知道搓繩子的麻,也知道拉車的馬,鴨子家裡有養,現在就放在他面前。
“啊~~哈~~啊啊啊~~~”孩子喊起來,學不會。
“帶他去外面賣麻花的地方,很好,他在努力。”
李易見到孩子焦慮,對方聽不到,說不了的時候,不影響跟著別人走和學用筷子。
他還懂得幫大人燒灶,抱柴火,現在聽到了,不知道什麼意思,要模仿又模仿不出來。
這個情況必須把他安排在周圍人說話多的環境下,賣麻花的那裡便不錯。
人家喊:麻花麻花,現炸的大麻花,芝麻大麻花,現炸芝麻大麻花……
對於練開口音最管用了,馬家大閨女馬大花炸的麻花,可以喊出來:馬家馬大花炸芝麻大麻花?
孩子聽完:哇哇哇哇哇哇哇……
“孫故恆,走啦!去吃大麻花。”青黛小丫頭帶一群孩子招呼小男孩。
隊伍裡有外面大唐遺民的孩子,比如露琳蘿蘿。
小男孩孫故恆知道孫故恆是叫自己,他扭頭,看這個漂亮的大姐姐招手,笑著跑過去。
“孫鹿,你的三根人參我給你作價三千緡,你是要現錢,還是要……”
李易與過來看兒子的孫鹿提人參的事情,這家人沒什麼錢了。
“李神醫可是覺得我是言而無信的人?我不知道度度耳朵上的是什麼東西,我卻知道多少人參都換不來。
居然需要放個東西進去,不然聽不到聲音,那裡的一個東西要充電。
你瞧得上我一家,以後我一家就是莊戶,我們找不到地方充電。”
孫鹿不要錢,他想當莊戶。
“你現在要帶人進山挖人參,你家大閨女十六歲不準出嫁,而且所嫁之人……”
李易挺無語你,你太聰明瞭,莊戶?你屬於得寸進尺,你……
算了,莊戶就莊戶吧!不管怎麼說,人家採人參厲害。
“親家跟我一起當莊戶,他們願意,東主你願意嗎?”
孫鹿稱呼變了,喊東主,東主說了帶人進山。
“看人參能挖多少,去更東北的位置,那片山,有天池的,人手裝置都給你們,幹好了就是莊戶。”
李易答應下來,趕山人進山不止知道人參,很多藥材也清楚。
厲害的趕山人會看地形和周圍植物,人參生長在哪一種環境中,冬天雪覆蓋,他們都能進山找人參。
“有槍?”孫鹿對槍最執著,若當年父親有槍,老虎……
他聽親家講羽林飛騎跟地頭蛇戰鬥的場面,羽林飛騎清一色自動步槍。
到巷子口的時候拿出個小鏡子在那看,發現有人,根本不露面,槍管過去,突突突……
地頭蛇弓箭用得好的,隨時能射箭,突然間從旁邊的巷子跳出來,空中張弓射箭。
羽林飛騎同樣不瞄準,露頭就射,自己身體翻滾移動。
更狠的是,有羽林飛騎持弓,可以手抓箭支,射的箭帶轉彎的。
用弓拼不過羽林飛騎,人家用槍,還是拼不過,至於近身,不存在的,羽林飛騎用手槍。
就是一支明明怎麼打都能打得過你的軍隊,偏偏用更好的武器。
他就喜歡上槍了,他也會用弓。
“獵戶和羽林飛騎跟你們行動,別總想著打槍,找藥材。”李易頷首。
“知道呢!我家孩子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