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寒食僅僅是開始,晚上就不寒了。
歌在唱、舞在跳。
整個大唐原來周遍的都變成大唐的領土了,東北、草原地區到越過小海、西南有翡翠的地方、東邊的半島、流求、吐蕃。
只剩下突騎施的蘇祿李易不要,那裡繼續往北是瓦罕走廊,旁邊一堆斯坦。
現在不是,但它是打通那邊大陸的重要道路,絲綢之路就全開了。
越是這種開心的時刻,越不能冒進,要先花一段時間來鞏固既得利益。
新羅知道這個是後突厥的隊伍後,與後突厥一樣,心情好上許多。
大家皆臣服,證明不是自己無能,乃大唐太強。
戰爭勝負已經徹底失去懸念,人家在天上扔炸藥包,還不了手。
地面部隊依靠弓弩大刀長矛近不得身,真打起來發現輸掉,再想投降不可能了。
這樣也好,百姓日子好過,更多的工具送去,遭災後大唐朝廷提供糧食。
李隆基晚上喝著酒,不時發呆,眼睛給人的感覺在看歌舞表演,其實焦距不在那。
李旦也走神,抹抹眼淚:“都過去了,全都過去了。歇一歇,出還去玩,更南邊的地方沒去過,更北面也如是。”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轉前灣~轉千灘~亦未平復此此中爭鬥……在我心中起伏夠……’
舞臺上表演著上海灘,大臣們的狀態也不怎麼穩定。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從自己未出生時就開始打,一直打到現在。
結果除了吐蕃外,大家死的人並不多,武器越來越好,先是守住叫別人不敢打。
等武器繼續升級換代,不需要打,不戰而屈人之兵。
武器一亮,條件一說,別人自己歸順。
大家全不打,感覺少了點什麼。
“兵部還需要存在嗎?”姚崇想到個問題。
“大唐並非只這一片,白衣大食及其他地方,總有人會誤判。”張九齡出聲。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蘇頲跟上。
“不要說這個了,老夫知道,還有入則無法家拂士等話。”
姚崇不高興,用你們教我?我難道不清楚?
“兵部無須以其他部門替代,更要加強。
往後為義務兵、自願兵,徵兵後讓兵員接受教育,包括技能方面的。
好的留下當士官,一般的退伍後拿筆錢,用技術也能很好生活。
當前大唐百姓接觸工種過少,將來有更多的職業。
百姓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便是大唐國力的提高。”
李易明白姚崇的意思,兵部是否該撤掉,換上其他的部門替代。
換不換的沒意義,兵部職能增加,一個稱呼而已。
李隆基此刻回神:“易弟,去泰山封禪?”
“以前都認為泰山高,根源在之前的中原地區就那一塊地方,當地泰山高。
其實咱們京兆府的太白山比泰山高,而天下第一高山在吐蕃那邊,咱們往上走……
沒問題,有羽林飛騎保護,我隨時換氧氣瓶,咱能爬到最定上,氧氣充足。
想去泰山過去轉轉,接著去黃山,大唐內部的山啊,想上哪個咱就上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