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往北走,看地圖就是向上。
三艘航母和兩艘遊艇基本上空了,省油。
火車運輸用煤,遊艇、遊輪用油,煤多,挖出來洗一洗選出好的就行,油得額外煉。
蒸汽機船也空了, 剩下十幾天的食物、水和煤,大家開始在黃海捕撈。
在揚州鐵路延伸的地方卸貨,撈完海產品正好抵達海州,再用火車運輸。
按計劃,大部分船得回渤海灣,山東那裡,萊州、蓬州、登州,海員見親人。
藉著初春在渤海灣捕撈,走天津港那裡,或者等黃河水好了,用內河船隻運。
再轉向渤海灣另一頭,安東都護府,河北遼寧那一片。
“現在海鮮最多的是渤海灣,一大堆,包括梭子蟹、皮皮蝦、海膽、管蛸、藍面鏡蛤、鳥蛤、蛾螺、魁蚶,魁蚶不是毛蚶,有區別的……”
李易看著船隊回程撈海鮮,黃海的他總覺得不如渤海的。
這邊最好的其實有,大唐船隊會去海參崴那裡,有膽子大的你管不了,他們往白令海峽那裡去撈冷水海鮮。
你一問你們咋跑那裡去了?人家解釋說看到有船打出來求助的旗語,被吹著往那邊跑。
然後就追呀,人家求助了, 結果追到地方,那船突然消失, 嚇人不?
我們都想繼續往前走, 還好想起了陛下和東主你的吩咐,不可輕易冒險,咱們隨便撈點東西就回來了。
李易一看這種回覆就咬著牙無奈,人家隊伍想看看那邊情況,然後撈東西給自己吃。
這樣的隊伍打仗的時候厲害,人家自己會判斷情況,並採取措施。
將領有勇有謀,就是不怎麼聽話,怎麼辦?好辦。
這支部隊就是獨立連、獨立營、獨立團、獨立旅,獨立師,沒有獨立軍。
像場上自由人,別把他編進戰爭編制規劃中,當他不存在,他願意怎麼打就怎麼打。
最強的獨立營有多厲害?不用給他進行補給,他們自己會去找敵人的軍火庫進行補給。
什麼裝備他們都可以用,他們拿過來後還能把人家的衣服穿上,用對方的語言打通關卡突襲。
很多官員,如宋璟, 他不喜歡,感覺脫離自己的掌握了,得壓制,你們邊關將領聽我的才行。
歷史上宋璟這等態度其實表明他對戰爭的方面不熟悉,他害怕,他無法給出具體分析。
給不了決策,他又不甘心承認,只好收縮兵力,先穩一穩,等自己學會了再出擊。
故此歷史上他當政,吐蕃求和,他就同意了,甚至把張孝嵩給弄下去。
這種狀況他有時間來分析,針對後突厥時呢,因為後突厥遠撤,要求和平,他覺得和不和的你都撤了,我就不跟你和。
要不然歷史上別人都誇他,李隆基罵他呢?
隨後幾年就給他弄下去了,包括蘇頲。
姚崇被拿下是政治需求,姚崇權利太大了,權利,不是權力,他兒子才是用他的權力。
李隆基看到邊關情況不好,依舊要問姚崇,張說挨收拾了。
姚崇一掛,李隆基發現對外戰爭怎麼不行了?當初是誰當宰相來著?
有魏知古,掛了,有盧懷慎,掛了,有姚崇,也掛了,有張說,快,張說你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