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上課的兩個莊子的護士們也吃上飯,等他們吃完接替工作的同事,同事們回看講課影片。
往後這些李易講課的影片還能給後來者用,可惜沒人交學費。
等學會的人再為別人講課時,同樣不收學費,朝廷補貼教學工資。
不過看病的話收錢,不能不讓人家吃飯。
在李家莊子有補貼, 出去後補貼怎麼給?每個人技術和專業不一樣,工資體系非常複雜。
但涉及到救治生命的職業,收入保證高過別人,切豬肉的保證不能與切人的比。
切肉一刀沒切好,可以分開來賣,切人一刀沒切好……
準備考科舉的人起來的更早,早上起來讀書, 找周圍沒有人的地方大聲背誦, 學習效率高。
很多人背東西的時候喜歡捂耳朵, 然後讀出來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
古代都是搖頭晃腦地誦讀,證明懂得這個原理。
考生自己有能力的,如各世家、豪門,他們地方無須別人管。
沒能力的,到固定的地方休息,基本上放在小洛南村,還能免費泡個溫泉,朝廷出錢。
小洛南村的溫泉房貴,朝廷包月,相當於村子五天的價錢,不過全包,無空房。
村民們答應,省心,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順便給朝廷面子。
環境好,學子們早讀完畢, 去打飯的地方盛飯菜, 這個自費。
有錢吃好的, 沒錢給免費的黑麵包、湯、一點榨菜絲。
大唐各地風格的菜全有,六十道,學子想吃別地方的,可以嚐嚐。
“要飯間讀報服務嗎?”一個學子盛了飯準備吃的時候,旁邊響起孩子的聲音。
“多少錢?”學子第一個反應是這個。
“一刻鐘一錢。”孩子回答。
“一刻一錢,一個時辰八刻,一天讀四個時辰即三十二錢,你所賺多否?”
學子算賬,一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個孩子三十二錢。
“我最多讀兩刻,我還要去上學。”小孩子不認同這個計算方式。
“讀一刻,你快點讀。”學子見自己額外花錢,十分珍惜。
“好。今日得知,陛下歸唐當有月餘,不及科舉之時,然科舉之所,當有監控,陛下……”
小孩子答應,在旁邊讀起來, 速度快, 人家花錢,不能讀廣告對不對?除非打廣告的額外給錢。
學子邊吃邊聽,一刻鐘過去,孩子把額外的一段讀完,算贈送。
他伸手:“五錢,謝謝惠顧!”
“不是一錢嗎?”學子瞪大眼睛,一刻五錢我都想去讀報了。
“讀一錢,報紙四錢,四錢買這麼一摞,划算。”孩子眼睛比學子的大。
“報紙三錢一份。”學子糾結多出的一錢,他認了,確實,人家給你讀的報紙是你的。
“取報也是錢啊!你找幫閒幹活不花錢?”
孩子講道理,顧客在一個飯館吃飯,點完酒菜,發現品種少,旁邊有幫閒等著。
你想吃別的飯館的,找幫閒去買,幫閒買來,你額外給勞務費,就是跑腿錢。
飯館的人不阻止,沒有什麼說本店清真,禁止外帶飯菜酒水之類的規矩。
在你店裡吃,證明認可你的一些菜,去別的店吃,也會讓幫閒到你這裡拿菜過去。
長安和洛陽,越是大的酒樓越允許,雙方之間互補,誰都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