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魚肉最大的難度在於魚肉鬆散,切的時候先要考慮如何保證完整性,下一步在於醃製,澱粉放足透進去……”
李易一邊烤一邊說,介紹怎麼處理這個魚。
“小易你烤吧,咱們也不想自己烤串兒。”
李日知想事情呢,看著烤,也學不會,用箅子烤的話,不需要管那麼多。
李隆基瞬間臉色沉下來,咋滴?我易弟給你烤串你不滿意?
李易對老丈人笑笑:“怪我,做吃的你得讓人有食慾,我重新說。”
他咳嗽一聲,聲音低沉了:“在潮汐聲中,天還未亮,捕魚的人已經乘上船,頭頂著星月出發。
此事的大海是黑色的,偶爾泛起的波浪才反射出些許光亮,短暫又幽暗。
魚兒們躲藏在這個黑色的保護罩下,漁民看不到魚的出現,只能憑藉著經驗把旋網撒下去。
墜子入水的動靜早已被潮汐的聲音所掩蓋,於是鮮活的魚在朝霞中送到岸邊。
但這僅僅是開始,買魚的人必然要心細挑選,哪怕有一點他們認為的瑕疵,他們都要搖頭離去。
一個想製作烤魚的人選中了一條金槍魚,他不知道三尺餘長的金槍魚如何被旋網給罩住。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認為自己佔到了便宜,帶著魚回來,因為中午他想做一次烤串兒。
為了美味,他有著十足的耐心,從魚頭到魚尾的任何處理,皆考驗著他的經驗。
魚肉從來沒有家畜肉的緊緻,更多人吃魚時追求的是魚的鮮美。
把鬆散又鮮美的魚肉做成烤串兒,刀工自然擺在了第一位。
當魚的紋理表露出來,如果你選擇烤,下籤的角度必須在肉的橫向。
作為一個美食家,他很好地處理出魚肉,麻煩來了,即便如此,魚肉還會被烤松。
長時間處理食物的經驗幫了他大忙,他選擇了澱粉,澱粉是個很好的黏合劑,尤其是加上蛋清。
白胡椒粉能夠很好地驅除魚的腥味,那麼料酒定然會把這個過程縮短。
撒上兩捏鹽,讓魚肉析出多餘的水分,拿起浸過水的竹籤輕輕穿過,一串兒魚肉便製作完畢。
炭火的溫度與散熱面積有關,越是小的炭塊所散發的熱量越多,通暢人們使用相對完整的大塊原木炭。
擺整齊的烤魚串放上去時,多餘的料酒低落間已帶起了濃濃的味道。
烤制過程中,魚肉的香出現,聞著,口水不停地吞嚥,因為那是一種最原始的人類生理反饋,對食物的渴望,對飢餓的恐懼。
烤魚肉的香,少了一種牛羊肉的羶,比起雞兔肉,偏偏多一絲鮮。
刷一層油在上面,很好地封住魚肉中的水分,顯然吃的時候魚肉會十分嫩。
翻轉中,魚肉的外面起了一層薄薄的焦黃,下風口的人無論是味蕾,還是鼻腔,都能感受到那種鮮與香混合後的滋味。
可這並不能令人滿足,只有拿起來烤魚串兒,吹著氣撕咬下一口並慢慢咀嚼,才會讓口水和吞嚥的動作覺得一切有所值得。
那種鮮香的味道和嫩滑的口感,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不管是蛋白質的誘惑,還是脂肪的汁液,俱混合在了吞嚥的一刻。
蘸料的辣、自然氣味的複雜、鹽在味蕾上的綻放,叫人愈發飢餓。”
李易說完,分串兒,吃吧!
之前提意見的李日知拿起來一串兒就擼,明明時間不長,他卻感覺度過了很久,怎麼還沒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