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不殺,投降不殺,放下武器……”‘啪!’‘突突突……’
“結束了,第四撥增援部隊被俘虜。”
隨著最後一個城邦過來的人被抓起來,郭子儀無精打采地回到吃飯的地方。
兩天,四批人,他們付出幾十個人的生命代價後, 被安排到海邊工作。
之前被抓的人,看到後來人,沒有同病相憐的感受,反而幸災樂禍。
最初被抓的人群中那一大群奴隸,反而喜歡新的主人。
保證不屬於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他們一天從兩頓飯,甚至一頓飯,變成三頓飯。
關鍵隨便吃,能吃多少吃多少,飯菜好吃。
天熱,在海邊幹活的時候給搭起棚子遮蔭,旁邊大鍋裡有用草煮的水,酸酸甜甜的。
不小心收拾魚把指頭劃傷,會換個工作,護士幫忙包紮。
雖然一直當奴隸,然而生活有對比。
其中部分平民也覺得不錯,另外總露出愁緒的平民,在於他們的家人沒來。
終於,有俘虜中的原平民鼓起勇氣,找到女祭司的人:“你先別打我,我要見你們的頭領。”
“幹什麼?”監工沒抬手,他只想打貴族和祭司。
“你們能不能過去把我家人抓來,一起幹活。”平民提要求。
“等著!”監工示意另一個同伴過來看著, 他去找人。
“我回去幹活了啊!”平民轉身跑了, 怕捱打。
監工找到女祭司, 說明情況,女祭司找永穆公主,李易忙著給大唐那裡的人上課。
“咋還有提這等要求的?嗯!西南蠻。”
永穆公主想起來,確實不稀奇,被俘虜的西南蠻要求大唐幫著把家人弄過來。
大唐就去買,大人孩子一起買,再走長江過運河,夏天黃河行船,冬天依靠陸路,把人送到灞水李家莊子。
被買的人屬於自由身,俘虜有了老婆孩子,努力幹活、認真做事,攢積分。
後來積分攢夠了,沒意思了,自由不自由的似乎沒區別。
現在輪到瑪雅的平民,估計是日子好過的緣故。
女祭司不曉得永穆公主想的情況,她笑著說:“在我們那裡幹活比這重,要脩金字塔。”
“不修不行?又不是奴隸。”小蘭問一句。
“你們那裡平民不聽你們的話?”女祭司反問。
“他們敢?需要動員的時候,必須出工,不過我們給錢。”小蘭搖下頭。
“我們給糧食,糧食平民交上來一部分,我們留下, 奴隸沒有自己的東西,你們呢?”
女祭司介紹自己的情況,又好奇大唐的,之前交流沒問過。
“我們幾年前是,兩年前很兩個地方不交,現在全不交,我家李郎的功勞。
不交租子,免去庸調,朝廷有錢,買、僱。
根源為生產力提高,不僅僅錢的多少,生存物資有了保障後,生活物品豐富才能讓人購買。
否則會成鏡花水月、空中樓閣,李郎卡著關鍵節點去做,一步壓一步。”
永穆公主說著,又驕傲了,我們比你們的生活好!我家李郎的本事呢!
女祭司露出羨慕的表情:“去抓嗎?”
“抓?我們叫受到攻擊後的反擊,在遭受敵人侵略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人是被挾持和矇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