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聲中,新的一年再次到來。百姓們來到屋子外面看煙花,每坊有個放煙花的地方。
李隆基慢悠悠地吃著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總是出現愣神的情況。
李易見了並不去管,他能猜出來李隆基想什麼,又一年了,今年的百姓日子好過已往。
李隆基保證有感慨,估計惦記著泰山封禪的時候要怎麼說,還有明天的大朝會。
嗯!當然,也要想著換什麼樣的大臣到哪個位置,包括各州府、節度使、都護府、都督府。
縣令倒是不操心,有大臣們管。
選地方官的時候有四方匯總,李家莊子的、團兒的、李隆基自己的、朝廷的,把各自巡查時候瞭解到旳情況拿出來比較。
有的人主簿幹得好,卻不一定能當上縣令,或許能夠進州府裡,縣令要主導地方。
“易弟。”李隆基又一次愣神後扭頭看李易。
“啊?”李易猜不出來李隆基要說啥。
“你年歲也不小了,何時成親?”李隆基看一眼永穆公主。
“我考慮把東北佔下來之後辦喜事。”
李易考慮一下自己和永穆公主的年歲,認為不著急。
關鍵他未考慮好成親後生活的模式會變成什麼樣,他就是駙馬。
大唐的駙馬不影響當官,到時跟永穆公主稱呼變不變?管李隆基叫兄能行嗎?
“哦!”李隆基點點頭,繼續看節目。
李易跟永穆公主和小蘭喝酒吃串兒,晚上吃菜不舒服,餃子吃兩個意思意思。
凌晨三點多的時候,李易三人去睡覺,他不參加大朝會,起來後去醫院看看。
李隆基開大朝會,提出來要讓更多生活在寒冷中的子民到溫暖的地方。
等中午擺宴,一大群飛艇朝著東北的方向飛去。
他們接到命令,過去把給渤海周圍地方的部族更多好處,甚至可以暗示對方不搬家就會出事兒。
李易知道後:“……”
他明白李隆基的意思,把東北快點占上,先去周圍搶人,逼渤海動手。
不然等周圍的部族全被遷徙走,渤海國自己啥啥都缺。
渤海國定然不敢動手,動手越早亡國越快。
而他們內部絕不是鐵板一塊,周圍的部族跑了,其他渤海的部族生活質量已經不是下降那麼簡單,能不能活下去是個問題。
他們說投靠大唐,馬上變成大唐的百姓,他要離開,大武藝放走自己就完,不放只能打。
這是個死局,大國碾壓小國,小國沒有還手之力,招架之功亦不存在。
“一旦成功,我成親與否,新羅也跑不掉,吐蕃和後突厥估計懸。”
李易嘟囔著,方法管用的話,大唐朝廷會來個一招鮮,吃遍天。
“師父,西南地區,幫助西南地區的百姓接受教化。”
青黛小丫頭眨眨大眼睛,指西南方向。
她要佔,那裡的藥材多,即李易時候的雲南、緬甸、寮國,越南那一部分如今屬於大唐的地盤。
反正當地很亂,奴隸制,互相打,文化程度……百姓基本上沒有。
“好主意。”李易想的不止藥材,當地有礦,攀枝花最有名。
那裡還能半人工種松露,這個好吃,現在也有,但不是種出來的,一律野生。
莊子收購到的數量少,大部分地區不在大唐控制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