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一九二九不出手……”
放寒假的孩子們在李家莊子外面排出十條長長的隊伍,喊著凍手,把手放在手悶子裡。
手悶子一率兔皮,毛在裡面,學堂發,有一條繩子連線,掛脖子上,不然總丟。
掛脖子也丟,打雪仗時嫌礙事,拿下來放在一邊,然後就回家了。
家裡的人會在上面繡上姓名和學堂的名稱與班級,別人撿到隨便找一個巡邏的衙門人給對方。
衙役回衙門時放進去,連著其他的圍脖、帽子一同送到學堂。
所有排隊的孩子一率使用獎勵券,券代表的考評等級越高,買東西時的折扣就越多。
冰糖葫蘆、烤地瓜、烤土豆、烤玉米、烤麵餅、果粉衝的熱果汁、涮豆皮、辣條……
所有東西全部低於成本賣給孩子,沒有獎勵券的孩子站在遠處看,不敢排隊。
怪不得別人,獎勵券不止獎勵學習好的孩子,同樣獎勵進步大旳。
體育好的,手工製作好的,唱歌跳舞好的,繪畫好的……
照看學堂兔子、雞鴨好的、學堂養羊擠奶好的、趕學堂牛馬車好的……
但凡有一方面突出,就有獎勵。
拿不到獎勵券,證明孩子不努力,又不是天生白痴,那種有特殊的班級照看。
‘嗚~~嗚~~’有個孩子看著看著就大哭起來。
他沒錢,家裡人不可能給他錢出來買東西吃,別的孩子是自己賺的錢。
拿不到獎勵券的會挨家長打,家長憤怒,你上學學不好,將來幹什麼?放羊?放羊如果好,不就有獎勵券了嘛!
實在不行再大一大去幹力氣活,眼下在學堂好歹能吃個飽飯,有衣服穿。
就怕一同幹力氣活兒的人中有拿到獎勵券的,招工的人要選擇。
哭的孩子越哭越傷心,周圍的孩子看他。
“李郎。”永穆公主瞧見。
“不管。”李易面不表情:“人生不相信眼淚,想想小企鵝。或者看看東北、後突厥、吐蕃的孩子。”
“萬一他就缺少一次機會呢?”永穆公主說。
“呃……”李易猶豫下:“把沒有獎勵券的孩子帶到涮串和烤東西抹醬料的地方,先學,一百串兒給一串,做不好不給。”
莊戶過去找那樣的孩子,孩子們乖乖地過去幹活。
告訴他們了,做不了就滾蛋。
一個個學的認真,幹活的時候注意小細節。
別的孩子吃東西時候手從手悶子裡拿出來,他們一直放在外面,小手凍得通紅,卻沒一個叫苦的。
“小易,小易,有麻煩了,呦?咋還僱上童工了?”
畢構趕過來,未拿小機器人聯絡,瞧見孩子們在幹活,笑了。
“童工便宜。”李易繼續烤地瓜,遞給畢構一個小的。
畢構拿起來吹吹,掰開,看著滿有食慾:“紙幣發行抵押品不夠了。”
“從海外帶回來大量的香料、糧食、魚,大唐整體物資增加,需要發行貨幣,糧食不能當抵押品,抵押品少。”
畢構把麻煩說出來,有東西流入,還是透過技術手段賺到的,留出的物質少。
生產技術同樣不可以當抵押品,用來發行紙幣的金銀數量難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