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 商人國體各不同(第三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 商人國體各不同(第三更) (1 / 2)

被李易惦記的地方,守馬六甲海峽關鍵位置的,在大唐此刻叫薩廬都。

當地有人居住,還種地、捕魚呢。

沒有那個什麼教過來,地方都是他們的,他們生活狀態還可以。

他們在海邊和東部的平原地區居住的多,丘陵地帶的人相對少,不過也有人在那裡狩獵。

另外他們以交換東西生活,馬六甲海峽有船隻路過,其他的地方不好停留。

尤其往大唐來,感覺新加坡是剩下一段海路的最後一個補給點一樣。

一般情況商人需要淡水,會在此上岸。

當地的居民也不懂得河裡的水可以賣錢這個道理,還領著別人去取水。

然後再看別人有什麼東西,雙方進行交換。

現在很多本地人聚集在一起,一早上烤魚吃。

他們自己捕魚比較費勁,不用網,用木頭矛,乘小船到海里,看到有魚就扎。

再遠的地方他們也不去,換來的東西以鐵器和陶管居多。

他們自己採集胡椒、花椒、桂皮等東西給別人。

對於具體價格他們不是很懂,反正按照自己付出的和收穫的來看,很好。

“你們應該曬鹽,本來不應該教給你們,不過咱們大唐那裡的鹽田別人能看見,最終也會學去。”

面對著當地人, 大唐這一撥四十艘海船和一艘蒸汽機船的隊伍頭領賈潼邊說邊比劃。

他能當頭領, 不僅僅因為他是羽林飛騎的營長級人物,還有他的外語能力。

他出來之前, 跟在長安和洛陽的夷商們學了九種以上的外語。

到了這邊,他連續換語言與對方交流,終於可以在某些單詞上達成共識。

魚就是船隊給抓的,過來後先補給了淡水, 又美美地洗了個澡, 雙方已經交流相處三天了。

他要教對方曬鹽,解放生產力,別用罐子煮來煮去的。

同時又給對方一大堆的農具,包括鋤頭、钁頭, 兩個不屬於同一個東西。

鋤頭以除為主, 用來清理草,钁頭以掘為主,刨土。

鋤頭前面更多為寬扁,钁頭是長扁。

鎬頭是為了刨更深的土, 包括碎石頭的。

當本地人拿到鐮刀的時候,好多人抱在一起哭,居然還有這麼好的東西。

賈潼帶領的隊伍很自然地得到了優待, 當地人給唱歌、給跳舞, 拿出來全部的香料。

賈潼決定這次的航行到此結束,不繼續向前,前面有別人。

他帶領隊伍上岸, 繪製地圖、記錄物種, 順便製作標本帶回去。

這裡繼續往別處走, 有更多的東西,足夠他們收集,好木頭要砍伐。

待回程時, 路過之前知道的地方, 跟對方換糧食、木頭。

如此船隊會裝滿東西, 而這裡, 他們要幫忙建設,成為大唐船隊的據點。

對方吃著烤魚,同樣比劃著說,詢問具體情況, 怎麼能把鹽一次弄一大堆?海水怎麼辦?

吃完早飯的烤魚,賈潼帶著一部分人和當地的一些人去海邊造鹽田,需要壘起來一塊又一塊的地方。

臨時製作耙鹽工具,教當地人如何操作。

其他的人進到當地人的水稻田裡幫忙除草,挽起褲腿、脫下鞋子進去,發現雜草就拔出來,比如稗子。

當地人的水稻是拋秧,不是插秧,進去後才爽呢,小腿上被劃出來一道又一道的印子, 碰到水後,哎呀!

本地人感受到了大唐人的善意, 其他的人可從來不幫忙幹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