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三門峽到了,船上的小機器人給縴夫們加油。
“這渠為何只下不上?”宋璟知道這條渠修完很好用,現在順流而下的船出現,逆流的船又走原來的那條路。
“上游降水多,水流湍急,去年夏日走,今年大家改回去。”
李易知道原因,這條渠有一點小毛病,黃河的水大了的話,渠的流速快,唯一優點在於安全。
“人門、鬼門、神門豈不是又要沉船?”宋璟詫異,修渠作甚?
“去年夏天三門危險,去年冬天咱們出動了專業隊伍,對三門航路進行清淤、爆破。
凡是礁石,一律炸掉,船隻容易衝岸的灘,全部挖走,今年冬天會又有堆積,再挖。
我準備做出來蒸汽機挖掘機,放到船上,一勺一勺,比人工速度快。”
李易告訴宋璟為什麼今年夏天大家換一條路走,去年炸的,轟隆轟隆,大石頭全給炸沒了。
“我怎麼不知道?”宋璟發現自己沒參與,甚至未有人告訴他。
“宋宰輔日理萬機,些許小事,李家莊子就操辦了。”
李易聳肩,又不用你花錢,我找點人手而已。
宋璟瞪李易一眼:“全換成蒸汽機船,想從哪上就從哪上。”
“宋宰輔果然有遠見,到時候縴夫去幹別的工作。”李易點頭。
李家莊子一直在努力製造蒸汽機, 但不能再懟宋璟。
“長江和其他的水流湍急需拉縴的河流, 亦要有。”宋璟滿意。
“對!”李易繼續點頭。
遊艇進三門峽,不跟渠裡面從上游衝下來的船隻爭航道。
河面上看不見漕船, 其他地方收穫的冬小麥,京兆府需要,火車運。
這裡的船隻屬於養船的人為排不上車皮的商人運輸貨物。
另外買不起火車票的旅人也乘船走,便宜。
縴夫們依舊喊著號子拽船, 腳上多了豬皮鞋, 棧道打了欄杆和扶手。
帆布的肩套加上兔皮的護膝,手腕上也多了護腕。
“他們不熱?”蘇頲拿著望遠鏡觀察,以前他看到的縴夫光腳,肩膀上墊麻袋。
“拉縴本身就熱, 兔皮不適合製作鞋, 太軟,豬皮的正適合。”
李易不用望遠鏡看也知道情況,縴夫們的收入增加了。
“往常縴夫只拉縴,現在還是拉縴, 不過多了自己的船。
他們管李家莊子借錢,分期還,買來船拉貨, 有人換班管船。
相當於空船配貨, 別人想運什麼東西,僱傭他們的船,他們就賺到運輸費。
逆流價格高, 回程便宜。
每個月把借的錢還一部分, 還有額外剩餘。”
李易告訴大家, 縴夫們如今有別的進項。
姚崇舉起望遠鏡觀察一番:“百姓自己的想法少,需要有人引導,更得有人兜底。”
他想到問題所在, 縴夫賺錢不容易, 要養家。
他們不敢想買船的事情, 船隻太貴, 萬一壞了,就什麼都沒了。
李家莊子給他們出主意,願意借錢給他們,估計沒有利息, 甚至告訴他們船壞了可以繼續借錢,慢慢還。
如此縴夫才敢買船跑運輸,有拉縴的活計時拉縴,沒有船需要拉縴,拉自己的船。
張九齡拿起杯冰鎮酸梅湯:“叫百姓看到盼頭,日子明顯好過,百姓才願相信朝廷。想來縴夫伙食不錯,問一問。”
“問。”李易同樣不知道別人吃什麼飯。
“看到了,他們鐵鍋燉魚、黃瓜鹹菜、小米飯,沒了。我再問問晚上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