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回到碼頭燒烤區時,大家正在互相說著話。
酒未喝幾口,肉也沒動多少。
看眾人的樣子十分熱鬧,其實俱在等,等李易回來詢問情況。
李易落座,小機器人帶著涼了的肉串去找人熱,它不能總在尋死的邊緣徘徊。
“有人見到海外貿易能發財,主動出去尋找航線,運氣不錯,找到新羅。
有因海外貿易需要付出百分之三十的稅,從而逃避。
銷售額的百分之三十交完,即便是奢侈品貿易,剩下的純利潤也不足兩倍。
因為距離近,所買賣的東西無五倍利潤,加上承擔的風險,稅能避則避。”
李易不急著吃東西,先介紹情況。
別人一百緡的本錢買東西,船隻出海到新羅,換回來四百緡的物品。
稅要交一百二十緡,剩二百八十緡,扣除成本一百緡,得一百八十緡。
百分之一百八十的利潤收入,需要承擔海員的工錢、造船租船的成本、船隻傾覆的成本。
從洛陽,或者說是海州到長安,百分之一百八的利潤,屬於絕對暴利。
海運上則太少了,每次出海所承擔的風險成本過高。
畢構聽來聽去,不高興了:“老夫管他利潤幾何?怎般處置?”
“處置什麼?”李易問。
“逃稅,私自貿易。”畢構給出兩宗罪。
“什麼稅?廣州都督府三成稅、泉州三成稅,別處奢侈品只有京兆府、河南府一成稅。
我莊子你收把成稅是我讓你收,律例有嗎?
海外貿易律法未寫,我去買東西,我回來,我不在河南府與京兆府賣,我路過,我到隴右道賣,你最多隻能收我一成稅。
你抓到我了,第一次抓,我就說我第一次買賣,你想治罪你拿證據。”
李易其實恨得牙癢癢,泉州林氏太過分了,那麼多錢都弄到自己手裡。
但在國法上,他依舊站在中立角度說話,稅沒問題,我沒賣,你拿證據。
“那怎麼辦?律法還沒改完?”
畢構怒了,他生氣在修律上,之前早提出來了,一直在寫,怎麼那麼慢?
他瞪宋璟,宋璟負責此事。
“那麼多的情況,細節不考慮好了行嗎?最多十天。”宋璟快哭了。
“稅不稅無所謂,關鍵他們僱傭人刺王殺駕,誰不知道巡洋艦是何等存在?陛下在,滿朝大臣在,我也在。”
李易怕畢構突發疾病,自己還得救,這要是腦出血怎麼辦?腦血栓和心肌梗塞倒是容易,旁邊就是遊艇。
腦出血的話,你年歲著麼大了,哎呀!不想腦外手術哇!
“廣平,你快點。”畢構不客氣了。
“好好,五天。”宋璟決定下死命令,把所有的情況都給我弄好了。
“能拿到多少錢?”林清靄不知道怎麼想的,一衝動,他出聲詢問。
李易似乎沒察覺到任何異常,笑著說:“給別人留一條退路,關鍵在於陳氏要多少賠償。
陳氏滿意,首惡當杖責,咱不能去滅門。
泉州的地方,百姓不易,同姓族大,只是人多,並非生活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