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禮,大家還好吧?”李隆基拿過話筒,用小機器人的音響發聲。
“好~~”百姓臉上帶著笑容回應。
李隆基看李易一眼,李易點頭。
李隆基這才推小機器人上前,其他的小機器人自動分開,開始特殊掃描模式。
天上四架固定翼無人機降低高度,交錯盤旋獲取地面影像。
郭子儀推著李易的零三三小機器人,雙手在找位置。
零三三的螢幕上打出字:你是不是想隨時把我丟出去?
郭子儀微微一笑,並不回答。
“都運的什麼貨啊?哦!野菜。”
李隆基看到了熟悉的菜,車前子,他到現在都沒忘曾經易弟給介紹的菜時的樣子。
說車前子這個好,那個好,大家全吃車前子,易弟自己吃肉,太壞了。
想著,他的笑容愈發自然,往事如昨呀!
“有刺嫩芽和蕨菜。”面前筐裡野菜的所有者激動地回答。
“好,這兩樣我都愛吃,這個……薺菜,記得它也是藥材?”
李隆基繼續看,另一個筐裡滿滿的薺菜,其實不值錢,一筐也就二十錢。
對百姓來說,凌晨起來採摘,換二十錢,屬於高收入。
“是藥材,味甘澀,溫,無毒,可與其他藥材配伍。”
青黛小丫頭從人群后面擠進來,簡單的問題不需要師父回答。
她掃一眼近處百姓的面孔,判斷對方有沒有要動手的,來到另一個筐旁邊。
“這個是小根蒜,還能再長長,是藥也是菜,當藥用眼下不合適,下個月的,回去包盒子吃。
正好旁邊一大筐葶藶,師父最喜歡吃葶藶湯配小根蒜盒子。
它是紫背菜,三七類的,一樣需要配伍,單獨用藥,效果不好……”
青黛小丫頭一樣樣指著介紹,如數家珍。
眾人聽著上癮,喜歡聽這種科普性的講解。
百姓更是如此,一聽什麼藥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採的野菜應該換個價錢才對,這是藥哇!
等小丫頭把所有看到的野菜說一遍,百姓們突然發現……沒記住。
“李東主,寫在報紙上唄?我們看報紙,知道哪樣野菜有什麼用。”
腳下放了兩大筐刺嫩芽的人向李易提議,旁邊挑筐的扁擔被三個人用腳踩住。
“好,兩三天吧,單獨印幾版,把野菜的圖印上去。
可當藥用的,單獨說一下,給出今年李家莊子的收購價錢。
旁邊筐裡有一點桔梗的葉子,目前還不能用,用根為主。”
百姓有需要,李易便答應。
原來野菜不值錢,河南府外來人口增加,春天要麼吃大棚的蔬菜,要麼吃去年冬天儲存的菜,基本上吃沒了。
剩下的只有野菜,人多了,野菜不好採,路邊但凡遇到能吃的灰菜、莧菜,百姓就擼走。
確實是擼,擼到哪個位置斷了,證明上面的嫩,能吃,下面的老,不能吃。
擼走未必是自己吃,有驛站,抓一把,順手扔給驛站,驛站煮免費湯放裡。
能打漁的時候,漁夫也會扔給驛站一些不好賣的魚,於是當天就有免費的魚湯提供。
大家看完,請客吃飯,晌午一定過了一點。
來的時候已經準備好,都是熟食,切一切即可。
燻的素雞、滷的幹豆腐絲、燒雞、豬頭肉、肉皮烀的鹹菜、大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