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是不是應該給戶部錢?戶部想出來的辦法。”畢構要收專利費。
“我想出來的。”李易一副‘你要點臉吧’的樣子說。
我‘發明’多少東西了?誰給過我一分錢的專利費?
我抄好多書籍,尤其是醫書,版稅在哪?
哦!醫書不賺錢,好在大家講規矩,誰學了之後要義診很長時間,當交學費。
“小易,你可能不知道他幹了什麼。”
畢構舀一小勺辣椒油放在燉的兔肉蘑菇鍋裡。
“傷天害理了?”李易確實不清楚,他沒時間盯著長孫昕。
“他先用辣椒油泡小塊的麵筋,然後再烤乾。”畢構告狀的架勢。
“他只要不往裡放罌粟就行,辣椒油他也是買的。”
李易還以為長孫昕要新增違禁品呢,辣椒油他願意加就加唄!
“他還把芝麻醬曬乾,包在一起,部分麵皮先蘸了醋才烤乾,加上鹽、幹蔥花、幹香菜。”
畢構繼續告狀,那人還敢如何如何。
“這個‘還’字用得好,像打小報告狀一樣,起強調的作用。
他能如此,我十分欣慰,他賺到錢,用在自己身上少。
可記得他曾經多麼囂張跋扈?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併為之努力,該升官了。”
李易開心,長孫昕啊!該死之人,現在活得多麼滋潤?
若不是自己說他要死,李隆基把他調到藍田縣,他真的就廢了。
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並讓其向善,自己有成就感。
如面前的老畢,活到現在,還有精力管自己要錢,我不讓你死,你就不能死。
“吃蘑菇,猴頭菇燉兔子肉,確實鮮。”
畢構換個話題,他以為李易會生氣,結果李易十分大度。
“吃完飯咱們去乘坐改進的柴油單槓發動機的拖拉機,比蒸汽機高一個層次,叫內燃機。
目前還不用把它放在火車上,蒸汽機的比較適合,不過我要著手製作小飛機。
有柴油機就能實現飛翔的夢,反正我不會上去,怕摔死。
不,我應該上去,帶上我的東西,低空慢速飛行,我可以隨時跳飛機。”
李易跟著換話題,柴油機終於穩定了,可以駕駛著幹活。
蓄電池有,只要把火花塞製作出來,汽油機就出現了。
有這樣的東西,就有飛機,不需要超音速,一戰時候的便可,很好用。
對跑道的要求也低,荷載與航程要看比例關係。
到時候打仗,飛幾十裡,從上面尋找敵軍的指揮官,往下扔炸藥包、炸彈,就問敵人怕不怕?
戰爭中的指揮系統最重要,郝靈荃就是子將,負責下級指揮,看旗語、停鑼鼓號角聲,指揮自己的隊伍根據上級要求行動。
其他的兵根本不懂,上級說什麼就是什麼,反正自己負責衝殺。
打掉指揮官,整個體系就崩了。
除非對方是現在的羽林飛騎、十六衛、李隆基的募兵。
用飛機扔炸彈,打不垮指揮系統,所有的人全明白戰略目的、戰術意圖。
層層接替,軍長死了師長上,師長死了旅長上,旅長死了團長上……班長死了小兵上,就可以指揮整個軍。
幾個小兵在一起研究研究,軍團作戰繼續。
十萬青年十萬軍就是這個,不然何以戰鬥力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