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官府幹活不掏錢?西南的人工作,我都沒管你要過錢,鐵勒九姓的你拿過一分?”
李易跟畢構算賬,西南蠻加鐵勒九姓,平時沒少幹大型工程,還出外面執行任務。
錢一律由李家莊子出,朝廷當作沒看見。
“他們生活的地方也沒交過稅,換個人養這麼多私兵試試?家族給他滅了。”
畢構說稅的事情,再提豢養私兵的嚴重性。
“我家族就剩我一個了。”李易想起自己有家族,系統給弄的。
“呃……”畢構卡殼:“小易啊!大家都把你當家人。”
“所以要拿錢,誒……這樣,老畢,你看啊!朝廷不撥款,我自己想辦法,跟鐵勒九姓與西南來的人一樣。”
李易突然換個辦法,錢的問題嘛!好解決。
畢構:“……”
他想了想:“其實……朝廷出錢應該的。”
“朝廷出?”李易問。
“不是……他那個……哎呀!小易你先說說讓他們幹啥。”
畢構最怕這種情況,感覺選哪一個都會吃虧。
其他人期待地看李易,快說,有什麼好主意?
“電報發過去,他們過來,至少要兩個月,兌換券也送到他們家了,用馬隊送。
今天二月初七,過來後差不多立夏了,先培訓一個月,調養身體。
到那時應該芒種,這個季節的茶葉就不夠嫩,好在也能採,製作發酵茶行。”
李易計算日子,過來的人會騎馬,到黃河岸邊後換大唐的馬,他們家中的馬有人帶回去。
黃河開化,船不夠用,還得拿船運輸其他貨物。
畢構鬆口氣:“安排他們採茶?你賣茶葉?”
宋璟跟著說:“到時近處地方的船隊會回航,正好讓他們帶走茶葉去賣。”
“換糧食回來?”蘇頲補充。
“先換黃金和白銀、銅,沒有這麼多的金屬,換礦石,我自己冶煉。”
李易擺手,不換糧食。
“糧食呢?”張九齡也以為李易更在乎糧食。
“糧食叫別的商人運輸,我要發行兌換券。
大唐百姓需要更多的現金,替代其他貨幣。
先滿足大唐內部流通,然後朝廷的貨幣就可以跟著發行了。”
李易道明眼下大唐百姓急需的事情,許多地方還以物易物,絹帛依舊當錢用。
百姓不喜歡絹帛,買一點東西,還得裁。
銅錢揣著倒是還行,就是比較重、容易丟,而且也不好找零。
一個饅頭總不能賣一錢,就想買一個饅頭,怎麼辦?賒賬,湊夠一個銅錢的時候給一個銅錢。
兌換券有分和角的,成本高過面值,有零錢就可以買一個饅頭了。
“可!”李隆基聽了一會兒後表態,換貴重金屬行。
“喝茶,乾果送上來。”李成器招呼小機器人。
小機器人的身上總帶一堆東西,糖果、乾果、牙籤、牙線、鉛筆和紙、小鏡子、硝酸甘油片、小氧氣瓶。
要麼怎麼一個大臣分配一個小機器人呢,隨身帶著,怕費電就推,當鍛鍊身體了。